第十六章 往事不堪回首(求收藏,求票!)(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刘立民点头道:“好啊,前面有一家看起来生意还不错,味道应该不会差!”</p>

俗话说,下馆子就看哪家人多就进哪家,准没错。</p>

虽然说吃羊肉汤好像有点奢侈,但刘立民也确实想尝尝这羊肉汤的味道了。</p>

前世的时候,这是不敢想象的,不要说下馆子了,就是买两个包子,刘立民都舍不得,九十年代初到龙都做水果生意,那都是自己做两个灰面巴儿,放在箩筐里面来的,饿了就拿出来啃,哪吃得起羊肉汤哦。</p>

即使是新世纪了,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起来,刘立民也极少下馆子,只是偶尔的,女儿带他和妻子去下一回馆子,一家人最喜欢的就是这羊肉汤。</p>

想想那时候啊,一家人吃一回羊肉汤要花二百多块呢,羊肉是很贵的,九十元一斤,一家人去吃羊肉汤,怎么也得二斤以上吧。</p>

不过呢,很多干活的民工,都喜欢吃羊肉汤下饭,那是论碗来卖的,一碗羊肉汤二十元,三十元,里面其实只有几片羊肉,主要还是喝汤下饭。</p>

现在也是如此,刘立民和王霞一进店,老板就上来热情的招呼了。</p>

刘立民笑道:“老板,来两碗羊肉汤!”</p>

老板笑呵呵地道:“两位,我们店的羊肉汤,可是远近闻名,要不要加肉?加肉的也就三元一碗!”</p>

虽然说刘立民骨子里面,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节约,但此时有王霞在呢,也不可能太小气了,便笑了笑道:“那行,来两碗加肉的吧!”</p>

如果刘立民是自己一个人来的,那肯定不会要加肉的羊肉汤了,甚至都不会来喝羊肉汤。</p>

这是打小的时候,就深深的烙印在骨子里面的节约,刘立民是从那个艰苦的年代走过来的,小时候更苦,几乎就没有吃饱饭的时候,更不要说是吃肉了。</p>

所以节约的习惯,在刘立民身上那是一辈子都改不过来,即使是二十一世纪了,生活条件好了,他亦是如此。</p>

有时候一盘菜能吃两天的,即使是油汤,也一点不剩的拿来下饭吃了,舍不得倒掉。</p>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刘立民比谁都理解得深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