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嗯道:“你放心好了,你们干到什么时候,我就干到干什么时候,我绝不会当逃兵的!”</p>
另外两块田,刘立民也看了,可以收割了。</p>
回到家,刘立民就召集家人,安排好了,明天早上五点就出门开始收割。</p>
郑老虽然不能参加这个劳动,但是他还是安排了司机小宋帮刘立民家打谷子,小宋有的是力气,有了他的加入,刘立民肯定要轻松不少的。</p>
郑老笑道:“人多力量大啊,小刘医生,你尽管安排小宋干,到时候我也去看看,今年丰收的景象。”</p>
刘立民笑道:“那就多谢郑老,还有小宋,今天咱们整个鼎新公社的水稻都是丰收,粮站都做好准备了。”</p>
交公粮,这是八十年代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是任务,每一个农户都要履行的职责。</p>
无论是玉米,还是小麦,水稻,都有公粮任务的,像小麦那基本上是要交五十斤一亩的,因为小麦产量要低,而水稻产量要高得多,所以说交得也多,刘立民家打一千多斤谷子,交公粮的话得交三百多斤。</p>
鼎新公社水稻种植面积不算很大,人多地少,交了公粮大概勉强够吃的,毕竟大米是主食,像十几岁的孩子,一天要吃一斤大米。</p>
刘立民家五口人,要吃饱的话一天怎么也得五斤大米,一年下来就是一千多斤大米。</p>
所以这一千多斤的谷子还真不够吃饱的,那有时候就加上玉米啊,红薯,小麦这些才够吃的。</p>
刘立民记得前世的时候,那就是经常吃红薯稀饭,麦粑啊这些。</p>
想要天天吃大米饭啊,还真的做不到。</p>
不过三十年后,那家家都日子好过了,那时候有了天天吃白米饭的条件,可大家又喜欢上了过去的粗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