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娲娘娘创造人族后的懵懂迷茫,再到带领人族于洪荒之中艰难求存,虽筚路蓝缕,困难重重,却从未想过退缩。</p>
这就是玄尘选择燧人氏,并一步步帮助其转世烈山氏,最终成为壤圣人神农的缘故。</p>
紧那罗似有所悟,感叹道:“师兄,看是比我透彻多了,只是我在这人间界画地为牢,也只能帮助少部分人,却也救不了众生,众生还需自渡才校”</p>
他在人间界这几万年,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也见过太多祸福和苦难。</p>
有人怨尤人,随波逐流。</p>
有人怒斥不公,拼命反抗。</p>
有人笑经沧桑,将苦难当做上对自己的历练。</p>
有人诉不幸,将一切都归咎于前世和上。</p>
总之,世间百态,他都见过,也不再想着度化每一个人,有的人,将命运寄托于虚妄的事物之上已经是无可救药了。</p>
只有内心还有着希望之人,他才会出手相助。</p>
若是其本就屈服于命运,他救的了一次,也救不了他一辈子。</p>
他曾经救过一个奴隶,可奴性已经根植在其骨髓中,自己救了对方却不仅得不到其感谢,还责怪自己让其得罪了奴隶主。</p>
玄尘看着紧那罗一脸唏嘘的模样,就知道其这些年一定经历了不少,心中一动,问道:“师弟可知道孔丘?”</p>
紧那罗点零头,道:“当今儒家的领袖,自然知道。”</p>
玄尘笑道:“那你知不知道他也是师尊收的弟子,我听他想要将儒学思想传遍人间界,令所有人都能明礼,让众生皆有书可读,他能做的事情,你就不能做吗?紧那罗师弟何不将自渡之法传遍人间,令人人都可度过苦海,通向彼岸呢?”</p>
在玄尘看来,紧那罗虽然如今改修玄门功法,但骨子里依旧是佛门经义。</p>
兼修佛道,若是其能将儒释道经义全部融会贯通,未必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p>
让众生皆有自渡之法,这也与截教为众生截取一线机的教义不谋而合,而紧那罗却是最适合做这个的人。</p>
紧那罗双手合十,道:“还请师兄指教!”</p>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孔丘居然也是通教主收的弟子。</p>
玄尘一本正经的道:“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不外如是,佛即真实心,清净心,没有一番修行无法得到,道是修行的道路,虽然艰辛但必不可少,如同骨头一般,做人做事要像儒家一般谦和礼让,而这些都要从大度心一步步做起。”</p>
“为人处事为表,以儒家诚、敬、仁、义、礼、智、信等人生哲学为践校”</p>
“精神内守为骨,以道家无为、清静、离欲、自守等出尘道慧为中坚。</p>
“圆满自性为心,以佛家明心、见性、福慧双修、自他两利、悲智双匀智慧为指引。”</p>
这也是对佛门大心一种抵御。</p>
既然西方大兴、佛门大兴不可避免,为什么不直接走出一条最适合东方的佛法呢?</p>
玄尘的话语有如雷音霹雳,当头棒喝,击在紧那罗心头,令其恍然大悟,当即道:“多谢师兄指点。”</p>
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就是集三教之所长,开创心宗。</p>
心宗,顾名思义,便是以心为主,见性即佛。</p>
不拜菩萨,不拜佛陀。</p>
只要自身愿意,自身便是佛,众生皆可自渡,皆可成佛。</p>
而就在玄尘忽悠紧那罗的时候,十君也是来到了函谷关,即秦完、赵江、董全、袁角、金光圣母、孙良、白礼、姚宾、王变、张绍十人。</p>
十人布下的十绝阵,可以是威力无穷,只比九曲黄河阵稍弱。</p>
六国联军这边,也是请来了不少高手。</p>
大战,一触即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