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柴武退了下去。</p>
总之,若不是军令之事不容马虎,接管第三组和第四组守夜之事的竹竭,还真不想打扰自家主上,他真的太需要休息了。</p>
底下的兵卒平时除了祁连巡营外,不太能接触到祁连,但竹竭基本每天都会和祁连见至少三次。</p>
早中晚,竹竭每次见到祁连,自家主上不是在做事,就是在看着地图、写着木板竹简,准备做事。</p>
祁连是如此勤奋,发出的命令和所做的表率完全不像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即使自己作为实际首臣的叔父易川多数时候只能是乖乖听命。</p>
任何人哪怕只是和祁连的对视中,都能从自家主上的眼中看到很多积年老辣大贵族才有的稳重,以至于和营中大部分人一样,所有人经常都忘记了祁连的年纪。</p>
“现在几更了?”</p>
还在感慨莫名的竹竭的思绪,直接被自然苏醒的祁连的询问打断。</p>
接着,不等竹竭回答,祁连自己就把怀中挣扎中睡着了的虎崽放下,转头去看摆在一旁地上的竹筒漏刻,这具缴获的结构简单的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的细竹筒嘴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于是浮箭上的刻度就能大致指示时间长短。</p>
“已近四更了?不是要出发了吗?”</p>
祁连晃晃昏沉的脑袋,然后就看着一旁跪坐的竹竭和周围都在刻意放轻动作的兵卒,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只不过祁连没有说破,而是直接问道,“兵卒们都整备好了吗?朝食都吃了吗?”</p>
“唯!主上既醒,可要用膳?”识趣的竹竭也揭过这一节,当即从亲兵手里接过一碗浓稠的粟米粥和两块肉脯递给祁连。</p>
祁连眼看周围兵卒确实也已经都起来吃饭了,吃得快的已经把碗扒拉了个干净,吃完肉脯正在吮手指,慢的也已经把下锅煮到了半熟的米捞了出来,放进蒸锅(甑)中的箪子上,正在蒸熟了。</p>
这里不得不提,这种《诗经》里也提到的蒸饭方法,名叫“餴”(fēn),即所谓的“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远远的取那活水,那儿舀,这儿倒,蒸米饭真是好)。</p>
没有高压锅的时代,硬蒸粟米很费时间,并且容易夹生,古人就先煮再蒸,减少做饭时间的同时,这样的米蒸成饭后,米粒胀大,饭粒之间不粘,能达到和后世电饭煲一样的效果,味道也不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