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故乡常在(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过一年多,自己的侄子,已经成长到替自己完完全全的撑起了这个家。</p>

宋良达心中多有几分感动,毕竟这样一位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就是自己身边最亲的一个亲人。</p>

这让人实在是庆幸,又觉得先祖蒙阴,让宋家还能继续走下去。</p>

如此,宋穆当下也算全权代表了宋良达,与众人商讨着关于迁回宗祠和捐建学堂学田之事,众人这一顿中午饭,也算吃的十分的自在。</p>

晚间的宋家宅院依旧是十分热闹,这条如今已经改名叫做解元巷的胡同今晚更是灯火通明,不少的人都聚集到了这里,还有那城中富贾,特意请了戏班子来唱戏,更添两分热闹。</p>

这解元郎回乡的日子,竟比不久前的中秋节还要热闹。</p>

不过这些天还算是丧期,宋穆所幸没被众人再拉出去赴宴。</p>

接下来的几日,宋家也将宋良通和余梅的丧事办的风光,不同于之前的草草下葬,此番,终于可以在老太爷旁的衣冠冢里,隆重放上宋良通的遗骨。</p>

这一日情景自然也是满城哄动,宋家悲痛,但是身后灵柩扶棺之人中,有欧阳宏的面孔,有数位乡老所在,也让全城百姓多有感叹。</p>

待到头七一过,宋穆便去了城中各处拜访了一番,同时也在城内买到了一块地皮,又在城外买了十数亩学田,待到私塾建成,将用来作为聘请先生的束修。</p>

而待到宋氏宗祠迁移回石阳县后,还将会继续增加学田的数量,专为穷苦子弟提供食宿。</p>

宋穆的这番举动,也立刻迎来了百姓认同。</p>

他们羡慕于宋穆此等年轻有为的读书人,同时也高兴于城中能多上一所私塾,自家孩童若是有幸能入其中,将来没准也能成为半个解元郎那般的人物。</p>

百姓的想法总是那么单纯质朴,如今的宋家,虽然不算人丁兴旺,但也是有口皆碑了。</p>

做完这些,宋穆一家也乘船而上,回到了吉州府,拜谒了一番的官员与好友。</p>

待到这些事情做完,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末。</p>

这一日,宋穆依旧是早早起床,晨读完后,与二叔一家安静的吃完了早饭,便从屋内拿出了一大包行礼。</p>

“敬昭,这外面比不上家中,在外还是多要小心,也多切勿与人置气。”</p>

宋良达帮着宋穆提着东西往外走,此刻还不停的叮嘱着,宋穆当下也是笑着点头,朱氏只是一个劲的往宋穆的包袱之中塞东西,尤其是知晓宋穆这等文人有那种神乎其神的收纳工具,更是恨不得做上满满一箩筐的吃食让宋穆带上。</p>

宋明微也没闲着,小丫头如今已经与朱氏学了一些针线活,此番为宋穆绣了两条束发带子,小心翼翼的让宋穆收好,不过仍是有些顽皮,跳脱着要宋穆下次回来给她多带外面的好吃的。</p>

此番亲情之景,看的旁人也多是有些感慨,那胡同之中的人得知这位新晋解元郎要与师父去四处游学,此刻也是出来恭贺两句,或是拿出些东西送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