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志拱拱手,嗓音越发轻快:</p>
“门人若是囤积太多,工坊的规模就这么大,需要人干活的地方就这么多,那就逐渐拥挤了,还容易聚起来搞事。</p>
“那些干活的人看着这些闲散的人,心气儿也会不顺,原本能干活的也会逐渐懒惰。</p>
“可如果门人太少,其他工坊故意找事搞你的时候,伱没那么多人手跟他们干,一旦被欺负了还没办法报复回去,很多人就会考虑再找一家工坊。</p>
“这就是变故。</p>
“还有一点,工坊的工钱是维持这一切的根基,这些门人就算没有直接帮忙干活,也必须有一份常供给的工钱在。”</p>
掌门缓缓点头,细细思虑。</p>
李大志略做绸缪,继续侃侃而谈:</p>
“我跟平安讨论门内的构造时,发现设置了万云宗外门的前辈,简直是个天才。</p>
“咱们万云宗的外门立起来之后,直接确立了门内的等级划分,让弟子门人坦然接受资质带来的资源分级。</p>
“外门在坊镇经营商铺、在凡俗经营王朝、在山门做些杂务,如此既可安置一大批门人弟子,也可极大提升咱们宗门的宝财。</p>
“以财养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p>
“哈哈哈哈!”</p>
掌门禁不住昂首大笑,连连摆手:</p>
“也没有师弟你说的这般厉害,设立外门一招,是贫道从别处学来的。”</p>
李大志眨眨眼:“啊?是您设立的万云宗外门?”</p>
“唉。”</p>
掌门叹口气,缓声道:</p>
“咱们万云宗万年前遭遇了一次大变故,变故发生前,门内有五十四峰。</p>
“也就是你说的这般。</p>
“当时的万云宗看似门内鼎盛,实际上因各峰仙人越来越多,门内财源只依靠山门附近的灵矿和坊镇上的商铺,已是无法维持门人福泽,最终酿成了内斗的大祸事。</p>
“幸亏三位游历天外的金仙老祖及时归来,这才止住了祸乱,拨乱反正、清本溯源。</p>
“三位老祖含泪斩了几名老天仙,我万云宗从五十四峰跌至三十六峰,在东洲的宗门排名落到了十数位,此前咱们万云宗,可是名列东洲八大宗门啊。</p>
“贫道临危受命,这万载……如履薄冰,眼前这个万云宗,总算恢复了元气。”</p>
万年?</p>
李大志竖了个大拇指。</p>
他是真佩服这位掌门。</p>
他带个厂子二十多年都差点抑郁症,云墨师兄执掌万云宗万载,将一个内乱后的宗门带到如今盛景,着实不易。</p>
掌门话锋一转:“大志师弟觉得,咱们万云宗接下来如果要继续发展,该走哪般路数?”</p>
李大志想了想,笑道:“扩张难,宜守成。”</p>
掌门又问:“那大志师弟觉得,外门接下来可需变化?”</p>
“有一部分吧。”</p>
李大志沉声道:</p>
“其实现在外门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账目不太清晰,门内很多仙人养的太肥,不少坊镇的商铺出现了账目混乱、盲目购置的乱象,以至于损失了不少灵石。</p>
“当然,对咱们来说,这些都是小问题罢了。”</p>
掌门奇道:“师弟你是何时注意到这些的?”</p>
李大志咧嘴一笑:“平安告诉我的。”</p>
“哦?”</p>
掌门看向下方遁空而行的‘弟子河’,寻到了那个与牧宁宁结伴而行的青年道者。</p>
李大志忙道:“掌门,门内传闻您也是知道的,都说我想如何如何,所以平安总是担心我会被人算计,一直在收集门内的诸多讯息……您看下这个,这是平安写的。”</p>
李大志将一枚玉符递给了掌门。</p>
掌门拿过玉符扫了眼,眼中满是光亮。</p>
这是李平安做的那份门内大比规划书。</p>
“大志师弟,”掌门沉声道,“你的意思是……”</p>
“掌门您今天找我,对我说这些,我多多少少明白您的意思。”</p>
李大志笑道:</p>
“也不是我夸我这儿子,他在这方面确实比我强太多了,我也就是有点气运、有点资质。</p>
“他倒像是比我多了几个心眼儿。”</p>
“如此说来,你们父子俩对咱们万云门来说,倒是缺一不可了。”</p>
掌门笑着将玉符还给李大志,拍了拍李大志的胳膊。</p>
“你安心修行做事,门内杂音不必多管,待你这宝贝儿子成仙,自会对他委以重任。</p>
“不过,大志师弟。</p>
“平安如今最好还是在你身后,免得招人非议,这玉符之事也莫要对旁人提起了。”</p>
“哎,是,我就给您透个底。”</p>
李大志连忙拱手:</p>
“平安是个道痴,心底想着的都是如何修行。</p>
“我们爷俩没有任何多余心思,能在门内安身立命已心满意足,就算有人意图针对,我们也会尽量顾全大局。”</p>
“什么安身立命,万云宗的明日,八成还是要靠你这大气运撑着。”</p>
掌门笑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