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得失参半的事情,如何抉择自然是显而易见的,所谓的隐患肯定不如现下的稳固。</p>
一旦民心稳固了,接下来就会迎来了各业的繁盛。到时候再缓缓收归陈留也并非难事,毕竟人心所向会让士人投鼠忌器。</p>
“哼哼……”曹操轻松的笑了笑,对荀彧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文若洞察秋毫,令操不得不敬佩你的才学、悟性。”</p>
“不过,此事却不能这么看,数月之后一熟收成,许会兴战,我兖州本来就危如累卵,此次屯田已经是铤而走险,要绷住才行,不能有任何差池。”</p>
“至于各地方官吏,我说过了,唯才是举。”</p>
曹操的眼神里,忽然出现了一丝荀彧很少见的坚决狠辣与厉芒。</p>
这个时候,荀彧一瞬间恍然大悟,此前很多认知都在顷刻间翻转。</p>
他凑近了曹操,试探性的问道:“明公的意思是……唯才是举,明公说是才,他才是才。”</p>
这就像……士族察举德行,士人说有德,方才是德一样?</p>
所以,这些唯才是举推上来的人,出身寒门、白丁不假,一定会对这位兖州牧唯命是从。</p>
“我明白了,明公尽且放心。”荀彧深吸了一口气,内心微微有些震撼,不过正因如此,他反而觉得曹操复杂的一面所隐藏的能力,更加出众。</p>
此举势必要收下除士族之外的人才。</p>
天下士族自命清高、自命不凡,可在野隐居、怀才不遇的寒门与白丁也不在少数,至少是大汉分庭抗礼的态势。</p>
……</p>
从衙署出来,荀彧回了一趟自己的府邸,再返回时将一份名录拿了过来,一大卷在手中攥着,脚步匆匆二来。</p>
不巧,刚好碰到了张韩。</p>
“诶?荀先生,手中拿着什么?”</p>
“军情而已。”荀彧很自然的收进了衣袖之中,脸色略有僵硬。</p>
张韩一眼就看了出来,露出狐疑的笑:“不对,这么大一卷军情,一般都在祭酒手中。”</p>
“先生这是……有别的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