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黄汤灌汝口,此物最醒狗(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若不是我知道原本的历史,现在真就信了这鬼话了。</p>

原本的曹操是知仁义,但不行仁义。</p>

是张韩各种利诱进言,让他知仁义而行仁义,追求知行合一。</p>

知而不行,是大部分常人。</p>

但要成就大业,那所为定非常人,非常人自然得走非常之道,此道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坚持的。</p>

“主公英明,”张韩还是很从心的附和了一句,接着道:“鲍相传来了军报,臧霸屯军开阳,而他麾下将军于禁和臧霸乃是旧识、鲍相也曾威名扬于泰山,或许可以说服他转而投奔,不过陶谦与他也颇有恩情,故而较难。”</p>

“泰山贼寇狡猾聪敏,不会轻易投身于一处,他们盘踞于一府之地,不尊朝廷号令,武装自力,以此护一方民众,这样的人或许不是为了成就霸业,应该是要等一个真正的明主,所以待价而沽。”</p>

说白了就是他虽然聚众上万人,也有千人辎重、数万粮草,但不打算去为谁“卖命”,只是盘踞一处成一股势力,等着招安。</p>

这伙人也是贼,不过走的是护境安民的路子,因此有人心依附,自然比一般的贼寇聚众要稳固。</p>

刚开始张韩知晓臧霸的时候想不通他要什么,但后来他把泰山贼的口号想成“替天行道”,把臧霸当成送姜,宋公明。</p>

一切就都明朗了许多。</p>

当然,他们远达不到梁山泊的地步,所以还会飘摇不定,判断明主,一押就需押中那一个最长远的注。</p>

所以只要徐州之战打得漂亮,又给足了招揽的筹码,这伙人就自然会安心归附。</p>

“好,如此看来,优势在我,他只要不成威胁即可,与允诚在北境割据,哪怕相安无事,也是在助拳我处,”曹操深深吸气,大为轻松,“按文若算来的钱粮,足够到秋日,此得益于去年的丰收。”</p>

“现在,就坐看兖州内的隐患了,我如此不惜一切,猛攻徐州的军报,应该也传回了兖州,想必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的怒火。”</p>

曹操的情绪十分平静,看不出什么波动,不过此前在战前誓师、动员之时,在将士面前异常激动,那种眼中冒火的情绪早已深入人心。</p>

无论白子暗子,看了都会将此景当作情报暗中传递,再加上这十日不顾一切的攻伐徐州,也就全然不同了。</p>

不过,张韩心中一松,不得不感慨,有鲍信在,这徐州之战真的比之前所想轻松太多了,他一个人凭借威望与家底,还有多年积赞的人脉,足以为曹操撑住北境半边天。</p>

真不知当初是哪位英豪救下的鲍相!</p>

噢,原来是我。</p>

“伯常,去准备檄文,准备大发声讨陶谦三罪!再推惠民三策。”</p>

“谨喏。”张韩拱手躬身,转身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