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请君入瓮(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要救李宪,赵煦很清楚,靠他没有指望。</p>

至少短期内没有指望。</p>

一个八岁的小皇子的话,谁会重视?</p>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哪怕他都已经成年了,有了皇后了。</p>

可大臣们奏事,却依旧只对垂帘的太母奏事。</p>

坐在御座上的赵煦,只能看到那些宰臣们的屁股!</p>

这让赵煦深以为耻,也让他恨毒了元祐诸臣。</p>

而如今也是一样的。</p>

赵煦心里面明白,现在的朝堂上,那些他父皇所进拜的宰辅大臣们,这些新法一系的干将们。</p>

也没有人会真的将他这个皇子、未来的太子、天子,当成一回事。</p>

所以,赵煦需要外援。</p>

他需要找到一个抓手。</p>

向皇后吗?</p>

赵煦想了想,就否定了这个选项。</p>

不是不行,而是不可。</p>

因为,倘若向皇后直接介入李宪一案,就难免会和高太后发生直接冲突。</p>

以高太后的为人和性格,一旦上了头,恐怕会和向皇后斗个你死我活。</p>

赵煦是知道,高太后上了头,是個什么样子的?</p>

元祐四年的事情,在他心中回闪。</p>

“山可移,此州不可移!”面对满朝的劝说,帷幕之后的太皇太后,以前所未有的坚定态度,无视了几乎所有宰臣的劝说和求情,做出了最终裁决。</p>

于是,昔日的宰相蔡确,被贬英州司马,新州安置。</p>

新州那是个什么地方啊?</p>

号称是官员地狱,去了就回不来的死地。</p>

自当年章献明肃皇后,贬曹利用于房州后,大宋已经有数十年未有宰臣被贬于这种恶地、死地了。</p>

于是,哪怕是掀起了车盖亭案的旧党激进派们都被吓尿了。</p>

在车盖亭案里,他们曾经跳的有多高,他们现在就有多恐惧!</p>

时任宰相范纯仁,更是不顾体统的,来到赵煦面前,哭着哀求:“官家,请劝一劝太皇太后吧!”</p>

御座上的赵煦,面无表情,默不作声,一语不发,只在心中暗讽:“早干什么去了?”</p>

至此,大宋百年形成的文官默契荡然无存。</p>

党争,进入了你死我活,再无体面的激烈对抗之中。</p>

绍圣年间,章惇、李清臣、黄履等人,能够那么不给丝毫情面不留半点士大夫体面的清算旧党。</p>

全拜车盖亭案和元祐诸案,旧党大臣们的肆无忌惮和疯狂攻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