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状元(1 / 3)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3687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满唐华彩正文卷第176章状元进士的名单短短的,杨钊很快就看完了,却是目光斜睨,冷冷打量着站在一旁的杨光朔。</p>

“中丞?”杨光翔被看得不安,小心翼翼道:“除了高适落榜,这榜单与中丞要求的一样。</p>

他刚立了一桩大功。</p>

在他看来,留他在礼部院盯着,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小郎君杨暄明经高中。但达奚珣这个鼠辈,竟说杨暄试卷太差了,建议缓两年再取明经。</p>

鼠辈想背叛我不成?!”达奚珣无奈,这才将杨暄点为明经的前几名。</p>

杨光翔立即禀报,杨钊将达奚珣大骂了一顿“我儿进士也能中,由此,进士科这边的一些传言,杨光朔就没能顾得上。</p>

“一样?”</p>

杨钊抬手就抽了杨光翔一下,叱道:“你被耍了知道吗?如此简单之事你能给我办出意外来。”</p>

“下官……不知有何意外?那高适的卷子诽谤……”</p>

“谤尿,薛白之父名叫薛灵你知道吗?”</p>

“知道。”杨光甥依旧没反应过来。”</p>

一秒记住https://m.</p>

“科场避讳知道吗?出题时为何不拦着?”</p>

杨光翔连连摇头,道:“下官不是科举入仕的,进士一年才授官几人,下官有门荫。”</p>

“娘的。”</p>

杨钊还待再骂,忽听得通传。</p>

“阿郎,有客求见,自称李昙,赵郡李氏,乃上柱国张公之女“李昙?为他赌鬼妻子之事来的?”</p>

杨钊下意识地搓了搓手,自到堂上见李昙。</p>

双方非常客气地寒暄,分宾主坐下,杨钊道:“放心,只要金吾卫拿下那些敢欺负尊夫人之歹徒,我必交代大理寺剥他们一层皮,这点脸面还是有的。</p>

李昙道:“我只是奇怪,那四名歹徒是薛灵的好友,既找不到薛灵,为何不去找他妻儿?”</p>

杨钊笑道:“如何出面啊?说是替尊夫人讨要赌债不成?”</p>

李昙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今日听闻,薛白竟还中了状元?”</p>

“他圣眷正浓,无可奈何了。”</p>

“好吧,我今日不是为此事而来。”李昙笑问道:“杨中丞还兼任度支郎中?”</p>

“哦?可是有盈钱妙法?”</p>

“杨中丞分明守着金山,为何问我?听说如今竹纸工艺愈优,价格却反而降了,低则八钱,贵则十二钱?”</p>

“往后便是一钱三张亦是可能。”</p>

“那杨中丞可知东市一张白藤纸售价几何?”</p>

“你待如何?”</p>

李昙从袖子里拿出几封书契,道:“无非是想送杨中丞几个产业,以期能一起造竹纸。”</p>

“此事不是我能决定的。”</p>

“若没了元载、薛白,国舅岂不就是听杨中丞你的?眼下工艺还未传开,还来得及守住,只要守住了,可就是一笔巨利。”</p>

杨钊眉毛一挑,反应过来,讶道:“原来是你?哈哈,今科春闱给我们一点厉害看看是吧?不对,你没能耐说服崔翘。”</p>

“不错。”李昙点了点头,道:“这主意是驸马出的,他是聪明人,听他的没错.…..</p>

咸宜公主府。</p>

“驸马请过目。”</p>

有奴仆从礼部院抄录了进士名单跑回来,递在杨洄手里。</p>

杨洄只看了榜首便惊疑道:“还真是状头?”</p>

“薛白?”李嬿娘道:“可驸马不是说,那题目一出,他无望了吗?”</p>

“是啊。”杨洄疑惑道:“就算薛白不肯弃考,崔翘分明知薛灵之名,尤敢出题、点状元,作为主考官也是犯忌讳了。”</p>

“什么意思?”</p>

“按那夜大家说的,逼薛白弃考、或不点他中榜,也就足够威慑杨銛了。给杨党一个教训,让元载带着那些穷酸士子滚蛋,抢下竹纸工艺。”杨洄喃喃道:“那为何崔翘不惜自损,也要把事情闹大?”</p>

“哥奴逼的?”</p>

杨洄沉吟着,喃喃道:“薛白与杨钊一样,都是上进狗,不会弃考。如今还得了这个状元,像是狗咬到了骨头,如何可能吐出来?弄不好又牵扯到他那狗屁身世。”</p>

想到这里,他皱起了眉,愈发想不通了。</p>

“张咱为何这般做呢?”</p>

李嬿娘讶道:“驸马不会是说……张咱连这都算到了吧?薛白可是他收养的,这事若揭出来,先被圣人猜忌的就是他。”</p>

“别吵,让我想想那夜喝酒时他说的话…….”</p>

“吵?你嫌我吵?!”</p>

酒楼里喝酒的三個人都显有些沉默,主要是高适一直不太说话。</p>

他拿了纸笔,把应试的诗句写了出来给薛白看。</p>

“罢了吧。”薛白没有多说什么,道:“一开始本也说了是试一试。”</p>

天下读书人,千军万马通过了乡试,七百余人汇集长安考进士科,只有二十七人中第,该怎么才能把名额让一个给高适这关东寒门子弟?</p>

薛白虽承诺尽力,却也不敢与元载打赌能让高适中榜。</p>

何况还写这样的诗,官都没当过一天,满脑子写的是教皇帝怎么当皇帝。</p>

“我已很克制了。”高适叹道:“之前都已颂赞李林甫,我岂会故意坏了春闱?</p>

“是,我知道,但何必让“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高三十五郎写些平庸的应试之作?”薛白道:“试也试过了。你想去王将军幕下?还是哥舒将军幕下?”</p>

试已试过了,可以确定,当世大部分人才的晋升之路是断的,大唐的科举远没有达到“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之效。</p>

一年不到二十七个进士,这绝非寻常人能走的道路,何况这二十七人能授官的又有几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