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天宝文萃(3 / 3)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3086 字 12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去了。”王昌龄道:“圣人要能再看到市井间好的诗句,也要看到我不知好歹的诗评……多谢薛郎了。</p>

“希望我真的有帮到王大兄。</p>

这句话有些不合礼数,薛白却说得很真诚。</p>

他希望由此开始,王昌龄能免于原本的命运。</p>

两人并肩往秘书省走去,谈论的多是关于邸报,关于文萃报。</p>

“开宗明义,这两份报的宗旨都是一样的,为往圣继绝学,只希望刊报院不管往后它们落在何人的手里,都是如此。”</p>

“那这便是规矩了,刊报院的规矩。”王昌龄道:“也是我授官之日,该记下的规矩。”</p>

“希望如此吧。”薛白道:“我猜测,一旦刊报院成熟并从秘书省独立出来,左、右相争不到这个权力,圣人该会从宫中遣宦官操持此事。”</p>

“宦官?”</p>

王昌龄抚须叹道:“一把年岁了,还要听命于宦官啊。”</p>

“王大兄到时再骂他便是。”</p>

“哈哈。”</p>

“待到那时,我大概也得迁官了。”薛白道。</p>

王昌龄觉得刊报院不能少了薛白,却一句话都没有劝。</p>

因他知道薛白还想要更远大的前途,一如他年轻之时,而二十年前他没能走通的路,他希望薛白能走通。</p>

陈希烈没有让吏部再送注拟过来,而是把杜有邻递来的那张升王昌龄为著作郎、纂修使的注拟拿出来,盖上印章递还回去。</p>

这是圣人的旨意,他也无可奈何。</p>

“以索斗鸡的容人之量,只怕是要暴怒如雷了。”</p>

心中这般想着,陈希烈本以为李林甫会给薛白一点厉害瞧瞧。没想到,等了多日,右相府竟是毫无动静。</p>

对此,他十分不解,不由试探了达奚珣。</p>

“左相,未免太低估了右相的心胸。”</p>

“是老夫以己度人了,只是觉得,薛白如此张狂。</p>

“右相之所以让王昌龄迁官,因他不矜细行,不适合在江宁为县丞罢了。”达奚珣道:“但为著作郎,这是适合的。</p>

陈希烈赞道:“右相真是公允啊。”</p>

话虽如此,这一刻开始,他忽然没那么怕李林甫了。</p>

当破家灭门的索斗鸡忽然大度起来,原本那骇人的威慑力顿消,给人一种“哥奴莫不是老了才开始心软”的感觉。</p>

陈希烈再想到他与杨銛联合把持相权的传闻,看法就有些不同了。</p>

当然,眼下他也只敢悄悄想一想而已,更重要的还是一点点掌握更多的权力。</p>

见过达奚珣之后,陈希烈当即又去见了薛白,表明了亲近之意。</p>

“此次《天宝文萃》刊了骂右相与左相的诗文。”薛白反而显得有些疏远,“确是我的疏忽。”</p>

“无妨,无妨,老夫岂会因此介意?”</p>

“左相大度。”薛白执礼应了,但不等陈希烈开口说正事,又道:“我还有要务,这便告辞了。”</p>

“欸,老夫是秘书少监,有何要务不可与老夫一道办的?”</p>

薛白故作为难,道:“我也该去一趟太乐署了,告辞。”</p>

“这....”</p>

陈希烈这才想起来,薛白如今也是有兼职的人了,对这竖子也无可奈何。</p>

“此时去太乐署,只怕是刊报院之事他完全理顺了啊。</p>

五月底,扬州。</p>

江南美景如画,石拱桥上忽有人用吴侬软语高喊道:“买《天宝文萃》,看大唐诗歌。”</p>

“兀那小童,给我一份。”</p>

恰有一群文人围了过来,议论纷纷。</p>

“听闻是诗家夫子王江宁被贬龙标前办的报,然也?”</p>

“对对,快买吧。”</p>

一艘小船随波而下,有一四旬男子正躺在船中饮酒。</p>

船从桥下过,这男子听得议论,忽起身问道:“你等在说什么?”</p>

“《天宝文萃》,王江宁被贬龙标前办的报,买吗?”</p>

“买,快。”</p>

一串钱币径直被扔到桥上。</p>

“可要不了这么多。</p>

小童见船已远去,连忙用报纸包了多出的钱币,往那船上掷去,正好砸到那中年男子。</p>

“啊,先生没事吧?”</p>

船已远,未有回答。</p>

只是远远地忽有歌声响起,歌声悲怆。</p>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p>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