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改变太多东西。</p>
在旁人看来。</p>
就像术士布下了另一个奇门局,而不会往操纵变化的方向去想。</p>
不然若是自己刚才那状态被人发现,恐怕这天下九成的术士都得上三一门来找自己,到时事情就变得麻烦起来了。</p>
当然,自己所悟的,并不是风后奇门,或者说不是完整的风后奇门。</p>
只能勉强算是一個雏形吧。</p>
为何这么说。</p>
因为自己虽然能驾驭奇门局,但却仅限于时间和地盘方位。</p>
至于天人神三盘,还有其他的变化,李慕玄只能说吃了没文化的福气,还好不会,不然他也不知道能否刹住车。</p>
毕竟就在刚才,自身切断与奇门局联系的那一刻。</p>
李慕玄能明显察觉到。</p>
他心中生出了不舍、难受等念头。</p>
就像是一位四十年的老烟民,每天必抽一包的那种,突然连续五六天碰不到烟,那种滋味,如万蚁噬心,又如隔靴挠痒,浑身上下躁动不安,难受至极。</p>
幸亏李慕玄一直保持本心清静。</p>
念头只是刚出来,就被他给及时掐灭,这才没有沉沦其中。</p>
再者,他只懂时间和地盘。</p>
组合变化不够多。</p>
否则要是加上三奇、六仪、八门、八神、九星、天干这些。</p>
了解的越多,能掌控的变化越多,可想而知,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就越是强烈,人也就容易迷失其中,无法自拔。</p>
毫不客气的说。</p>
假如一名术士碰到他刚才的情况。</p>
除非像王也、周圣那样天生的无欲无求,否则这辈子多半是戒不掉了。</p>
恨不得一直住在奇门局内。</p>
不过恰恰因为这个,倒是给了李慕玄突破到逆生第二重的启发。</p>
“我,真的了解我自己么?”</p>
此刻,李慕玄在心中回味刚才那股不舍、难受的感觉,就如当初在山上杀掉那伙山民时,心中那股畅快感一般。</p>
两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让他更加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p>
当然,并不是说以前就不了解。</p>
只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p>
在面对一百万的时候不屑一顾,但在面对一个亿的时候就未必。</p>
同样的道理,自己在山上打坐静修时,可能无欲无求,但在面对世间的千姿百态时,却未必能做到本心清静。</p>
很多人对自身最大的一个误区。</p>
就是觉得人心不变。</p>
然而现实是,你在静时保持本性,在事上本性就被七情六识主宰。</p>
而修行,就是不论何时何地,发生何事,关乎何人,都能保证自己本性不被外物所影响,做出自己真心的选择。</p>
不过李慕玄自认为还没到那个高度。</p>
但借助这两次事情,倒是让他对自身本性有了更清楚的认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