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质疑佛门,理解佛门,成为佛门!(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人身与天地相仿,一灵真性落于人身胚胎之时,魂为轻清之气,上在天心,魄为沉浊之气,附于有形之凡心。”</p>

“魂为元神,魄为识神。”</p>

“二者虽是同体,但却有清浊、阴阳、乾坤之分。”</p>

说到这,元正眼中闪过几分自傲。</p>

“人自降生之初,识神便渐渐做主,又食五谷,吸浊气,损耗元神。”</p>

“对此,寻常丹法以精炁补神,只求返还初生圆满,将损耗的元神补回来,较好一点的则能养神,蕴养元神本体。”</p>

“我白云观的则不同。”</p>

“淬神之法。”</p>

“乃是借助体内精炁,辅以天地乾阳,让元神能凝实壮大。”</p>

“元神者,本性真灵也,若只返初生之时便可得道,那世间婴孩岂不各个是仙?故而唯有壮大真灵,方可取那一线仙机。”</p>

话音落下。</p>

李慕玄若有所思。</p>

按照此理,自家的逆生三重应该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丹法之间。</p>

只是因为对命功的作用更明显。</p>

导致元神还是不够用。</p>

这就好比一台超大功率的电器,普通额度的电源平常用用还行,但等到突破的时候,电源就有些支撑不住了。</p>

而这淬炼阳魂的法子。</p>

就是增强电源。</p>

思索间。</p>

元正老道将写有淬神之法的册子交给他,说道:“这算是入门之法。”</p>

“凡是拜入我白云观的弟子都会,你且试一下行炁,引天地乾阳之气和体内精炁上至天心,以此三者淬炼阳魂。”</p>

“谢前辈赐法!”</p>

李慕玄满脸认真的作揖一拜。</p>

随后也没有矫情。</p>

接过册子,翻看起上面的行炁路线,以及如何引动乾阳之气。</p>

而在看完全篇之后。</p>

说实话。</p>

这对现在的他来讲没多少难度。</p>

淬炼阳魂的法子,大概就等于逆生三重的第一重境界。</p>

只是修炼门槛要低上不少。</p>

但凡能得炁,基本上就可以修炼,跟金光咒差不多,不过它是以性为主的水磨工夫,命功只是淬炼阳魂的辅助。</p>

这也很符合他们这一派的道理。</p>

元神才是人之真灵。</p>

人身固然重要,但也只是提供精炁养料,用来淬炼阳魂的鼎炉罢了。</p>

相比之下。</p>

自家的逆生三重感觉就像是在淬炼鼎炉本身。</p>

当然,这也谈不上错,</p>

只能算偷跑,妄图一步就成功,毕竟到了最后,大家都要将鼎炉给炼掉。</p>

而逆生三重这么做也是有好处的。</p>

那就是鼎炉比别人硬。</p>

真打起来,同修为的情况下,逆生三重能给人家炉子干碎来。</p>

这估计也是自己师父能成玄门第一的原因,毕竟人家在养神淬神,师父在强化鼎炉,真要碰上,可不一下就碎吗?</p>

没去多想。</p>

李慕玄闭目凝神准备修炼。</p>

体内精炁汇于天心。</p>

何为天心?就是日月之中,也就是两眼中间的位子,又称灵台。</p>

而天地的乾阳之气,则要从头顶囟门,也就是婴儿出生时,头骨未曾闭合的地方进到体内,想做到这点,倒是不需要脑洞大开那么麻烦。</p>

只要保持内心清净,心无杂念。</p>

以元神引动阳气就是。</p>

而一天当中。</p>

子时代表着一阳来复,也是最容易引动阳气的时辰。</p>

过了正午。</p>

阳极转阴就不太合适。</p>

当然,时辰只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对自己这种老手则不需要那么麻烦。</p>

虽然效果上有差距,但一样可以引阳气淬魂。</p>

也就在此时。</p>

李慕玄精炁已然走到灵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