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左若童:慕玄,你出门一趟真成仙了?</p>
经过十几日的长途跋涉。</p>
除夕早上。</p>
三一门山脚下的集市。</p>
李慕玄和陆瑾两人走在街道上,烟爆竹声不绝于耳。</p>
沿途看去,孩童们聚在一起嬉戏打闹,家家户户贴春联,挂桃符,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一副新年气象。</p>
当然,这也就是闽地安逸。</p>
北伐虽然波及到这,但战争两三个月就结束了,没有造成多大损害。</p>
“师兄,再往前就是学堂了。”</p>
许是受到街上氛围的影响,又或是游子归家,陆瑾一脸雀跃之色。</p>
“嗯。”</p>
“就是不知道哪个家伙那么可恶。”</p>
李慕玄脸上露出淡淡笑意。</p>
听到这话,李慕玄点了点头。</p>
话音落下。</p>
李慕玄继续向前走着。</p>
虽然师父是为了压制昔日伤势,但涨功也是实实在在的。</p>
“而且你那玄门仙苗的名声,几乎已经传遍整个修行界。”</p>
刚到学堂门口,就见一道熟悉的人影,手拿一幅大红色的春联。</p>
“也越来越有师父的风范。”</p>
“说你是什么魔君。”</p>
洞山忍不住唏嘘道:“长高了,都快比师父还高了。”</p>
李慕玄嘴角微微扬起,“我与师父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p>
大年三十,学生们都放假了,不知先生是否还在学堂内?</p>
“如今咱门内的师兄弟,皆认为你是除了祖师以外,最有可能突破逆生第三重,通天彻地,羽化登仙的人。”</p>
旋即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有些好奇的问道:“师弟,你天赋出众,为什么不效法师父,一直维持逆生状态呢?”</p>
李慕玄摆了摆手,他对名号这些东西从未放在心上过。</p>
“不敢当。”</p>
“先生过誉了。”</p>
毕竟听说先生自小便拜入三一门,早年又因为突破二重失败落下残疾,转而教书育人,至今都没有成家。</p>
只见对方一袭白褂,背负长剑,墨色长发垂直落下,淡漠的脸上挂着些许笑意,除了眼神依旧澄净如初,与当初在学堂时那稚嫩的模样相差甚大。</p>
脑海中两道身影重叠。</p>
洞山大笑着说完后,摆弄了两下拳脚,“我现在一边教书,一边练炁。”</p>
“想试试能不能重新捡起当初的修为,不求通天,但求能强身健体,多活两年,多为门内培养些好苗子。”</p>
逆生三重虽然通不了天,但锤炼性命,强身健体还是没问题的,</p>
而此时,随着两人交谈。</p>
“总之咱师兄弟们都商量好了,找到始作俑者绝对不能放过!”</p>
“辛苦先生了。”</p>
“先生。”</p>
洞山认真地打量起面前的李慕玄来。</p>
“你呀,太谦虚了。”</p>
师弟必然也能。</p>
心念间。</p>
“先生,身体是否痊愈?”李慕玄望着先生,见他没有拄仗,心中多少有数,但还是不放心的开口询问。</p>
“慕玄?!”</p>
洞山疑惑的转目看去,当看清来人后,脸上当即露出惊喜之色。</p>
见状,洞山仿佛看到了师父的影子。</p>
陆瑾不由缩了缩脖子。</p>
洞山觉得既然师父能做到。</p>
洞山笑着说道:“你的天赋,远在我等庸人之上。”</p>
“托你的福,已经痊愈。”</p>
见状,李慕玄上前作揖行礼。</p>
“一些虚名罢了。”</p>
闻言,李慕玄摇了摇头。</p>
“太累了。”</p>
其实不是办不到,累也不是主要原因。</p>
只是这么做对自己没意义。</p>
正如当初在陆家,自己同张之维比试时两人交谈的那样。</p>
金光咒不在于表面的金光有多耀眼,形态变化如何,重点在于锤炼性命的能力,而逆生三重也是同样的道理。</p>
炁化其实就相当于表面的金光。</p>
只是术上的用法。</p>
不管是炁化皮肉、筋骨,还是内脏,皆是性命双修附带的产物。</p>
若是一味的追求炁化,就跟追求金光差不多,反而是在舍本逐末,对性命修行无益,甚至还会损耗精力心神。</p>
当然,优点也有。</p>
那就是在术上的技艺会愈发娴熟。</p>
不过这不是李慕玄所求。</p>
正因如此。</p>
除了与人对敌以外,他通常不会主动去开启逆生状态来修行。</p>
而师父的情况则比较特殊,需要开启逆生来压制早年伤势,一旦关闭逆生,旧伤复发,恐怕命不久矣。</p>
心念间。</p>
洞山听到李慕玄说太累了。</p>
表情微微一变。</p>
刚想劝他不要因为累就怠慢修行,没有人修行是轻松的。</p>
既然已得可以通天彻地的逆生之法。</p>
就莫要浪费这一身绝佳天赋。</p>
但话到嘴边欲言又止,毕竟以对方现在的高度,修行上做自己师父恐怕都够了,他说累那肯定另有原因。</p>
自己没必要去空谈大道理,还如当初教小孩那般教他修行。</p>
而此时。</p>
李慕玄也没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p>
主动问道。</p>
“先生,要一块上山么?”</p>
“不用了。”</p>
洞山摆了摆手,“你先去吧,我等会还有些私事要处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