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想复仇的太上皇(完)【二合一】(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此时此刻,大明宫外众人的反应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人欢呼雀跃,有人脸色难看,也有人面露纠结以及为难。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士子都欣喜。

更准确来讲,欣喜的只是少数。

原因很简单,如今科举的这些士子并没有什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唯一的目的就是当官,获得权势,带着家族乃至于全族阶级跃升!

百姓只是附带而已。

偏远地方的官,在很多人看来跟被流放差不多,吏更是为人所看不起,因此这两个选项,他们又怎么可能满意?

至于第一个选项,也就是做临时督查官,并且查到一个官员违法乱纪,便能将对方拿下,自己直接取而代之,他们倒是满意,但满意的同时也清楚,风险极大,这口饼有没有命吃到很难说!

正因如此,才会有不少人面露纠结和为难,真正欣喜的终究只是少部分。

而让官员脸色难看的,主要是在于白圣最后提及的官吏一体,日后吏有功劳也可以升级为官,一个县衙可能只有几个官,比如说县令县丞之类的算官。

其他的都是吏。

再说句不客气的话,官员只能算是传达指令的中间人,真正执行朝廷指令的基本都是吏,收税之类也是吏在干!

包括维持地方治安。

全部都是吏!

朝廷通过官员管理吏,而官员们则通过吏来完成朝廷的指令,管理百姓。

过去吏和官是分隔开来的,吏永远成不了官,甚至于很多吏算贱籍,但谁又没有跨越阶级的梦想,官吏一体一旦彻底推行,绝大多数吏必然更愿意站在朝廷这边,朝廷对天下的掌控力度,也将会更上一个层次,达到吏这个级别。

这是阳谋,无解!

因为百官一旦阻止,他们必然会得罪全天下的小吏,俗话说的好,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小吏就是小鬼,他们向下使手段,能让百姓生不如死,向上使手段,自然也能让那些官员痛苦难堪。

甚至让他们死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百官再不满,最多也只能私下搞点事,做些手脚,并没谁愿意在如今大庭广众下直接反对,与无上皇辩驳。

至于还不太满意的那些落榜士子以及候补官们,他们在听完边上百姓议论后,也清楚这已经是极大让步,要是他们再有想法,只会让人觉得贪得无厌。

或者说不愿意吃苦。

不愿意为百姓着想。

再加上这时还有人领头大呼无上皇英明,他们也只能随波逐流,跟着一起称赞无上皇英明,紧接着便是李恪十分恰当地站出来,表示自己会采纳皇祖父的这些建议,但一些细节还需要继续商榷,所以具体政策要缓上十天半个月。

才能正式对外推出。

然后他便宣布此次控诉会结束,所有人排队按顺序退场,李恪与白圣两人则直接转身回大明宫,并要求一直跟着他们做记录的史官,将刚刚记下来的内容抄写一份,送到如今的官报处刊印。

明天早上相关内容就能见报发行。

足以轻松覆盖长安城。

半个月内,这些官报便能通过各地的驿站,迅速传遍整个大唐,当然,一些特别偏远的地方可能会稍微晚一点。

但至少大部分主流区肯定能收到。

大部分小吏应该也能知晓。

总体来讲,计划还算顺利。

之后百官乃至于一些世家门阀,虽然有意见,但寒门与小吏的力量显然也不容小觑,再加上李恪这些年没少发展军事实力,以及培养自己的亲信,所以白圣那些提议在经历一番拉扯后,九成都顺利推行了下去,只有一点没成功。

就是发现六品到三品之间的官员有违法乱纪现象,也可以直接取而代之。

成为对应的代理官员这点没通过。

百官普遍认为,六品以上的官员已经不能算小官了,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不是以前从来没当过官的普通进士所能处理的,而且这对其他通过正常渠道当官的进士并不公平,毕竟进士一般也就只能授予七品以下的官职,只有状元探花等前三名,运气不错可以得到六品官。

所以那些候补官能直接得到六品以下的官位,已经算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因为总体来讲无伤大雅,所以李恪也就没跟官员们就这点争论下去,稍加修改了一番,便正式推出了这些新政。

同时专门派遣亲信,前往吏部组建了一个临时的办公队伍,专门负责处理那些候补官,以及落榜士子们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