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院线(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嫌少,那我就加1000万,6000万。”雷卫东很是大方的说道,“邹女士,你也说了是以前,以前嘉禾不仅有自己的片场,在院线行业更是香江的龙头,而现在,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了。”</p>

“雷生,如果我把嘉禾卖给你,你准备怎么管理,是利用嘉禾的名气拍电影,还是投资院线。”</p>

邹大亨问了自己关心的问题。</p>

“如果仅仅是拍电影,我就不购买嘉禾了,自己成立电影公司就行了。”雷卫东微微摇头,“我看中的是嘉禾在院线方面的名头。</p>

入住嘉禾之后,我会加大嘉禾在院线方面投资,不仅保留弯弯、新加坡等地的影院,还会在内地以及香江兴建电影院。</p>

内地先不说,在香江,我准备再兴建12-16家多厅影院,让嘉禾重新回到龙头地位。”</p>

嘉禾在顶峰时期,拥有三十多家影院,是香江院线的龙头。</p>

只不过,当时的影院以单厅影院为主,座位大部分都是数百到一千多,超过一千五百座位的影院很少,超过两千座位的更是一个都没有。</p>

多厅影院就不一样了。</p>

香江是东方明珠,人口稠密消费高。</p>

在雷卫东计划里,即使是最小的多厅影院,也要有6个厅,最大的影院要有18个厅,座位140到300不等。</p>

可以说一家影院座位数就顶过去好几家。</p>

别看新成立的嘉禾院线只增加十几家电影院,其座位数总和要远远超过老的嘉禾院线,足够香江市民用的了。</p>

“成立12-16家多厅影院,雷生,现在大环境这么差,看电影的人寥寥无几,你这样大手笔的投资就不怕亏损吗?”邹大亨问道。</p>

“我也不知道亏不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年轻,还不到17岁的我有足够的时间等,等市场变好的那一天。”雷卫东回应道。</p>

“年轻是最大的本钱,我如果年轻二十岁,绝对能把嘉禾重新做起来,只可惜我老了,马上就要80岁的我,精力实在不行了。”</p>

看着雷卫东那年轻的面孔,邹大亨深深的叹了一口气。</p>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时候退下来了,只希望嘉禾能在雷卫东手里发扬光大。</p>

“如果雷先生你能把陈列馆弄好,恢复嘉禾在院线龙头的地位,我可以便宜1000万,只要5000万就把我手里的股份卖给你。”邹大亨说道。</p>

“还是六千万吧。”雷卫东笑着和邹大亨握手,“只希望邹先生你能帮我一个忙。”</p>

“什么忙?”邹先生问道。</p>

“我在股市上已经收购了嘉禾百分之十二的股份,算上邹先生你手里的股份,才百分之三十六点多,在嘉禾做不到一言九鼎。</p>

我希望邹先生你能出面,让李超人等人把嘉禾的股份卖给我,那样我才能大展宏图,在院线领域急速扩张。”</p>

“可以,我这就和李超人等人联系,让他们把股份卖给你。”邹大亨点点头,表示愿意做这个中间人。</p>

他知道雷卫东这样做的缘故。</p>

院线在香江已经是夕阳产业,97之后,香江电影院急剧减少,从顶峰时期的一百多家,到现在只有几十家。</p>

要不是行情实在太差,嘉禾也不会丢掉院线龙头的位置,雷卫东要想在院线方面有作为,必须压制其余股东的意见,在嘉禾一言九鼎才行。</p>

“谢谢!”雷卫东感谢道。</p>

虽然院线在香江是夕阳产业,但是房地产可不一样,现在正在低谷的时候,和十年后相比至少有十几倍的利润。</p>

雷卫东已经通过地产经纪人,准备一口气购买二十栋大厦,选出十来栋,在其中一层或者两层成立多厅影院。</p>

电影院赚不赚钱其实无所谓,十年后,仅仅是地皮钱雷卫东就赚大发了,电影院的那点投资可以忽略不计。</p>

从长远看,这种投资直接炒股赚的还要多,因为等房地产市场回暖后,光租金收益,每年都是天文数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