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成得臣的话,王禅也只是微微笑,其实王禅从来都没有在意过这些人对自己的看法,毕竟以王禅的实力,就算这些人摞一块,也不是自己的对手,天条只是说修行之人不能随意对凡人出手,但是,自我防卫,却是不在此列,要是这些人不开眼,王禅自然不会留手。不过现在既然成得臣开口了,王禅此时却也只能继续说下去。
“大将军,现在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五日之前的消息,宋国攻伐郑国,乃是蓄谋已久,现在宋国的先锋已经不知道到了哪里,若是我们现在前往郑国,我们很可能不能回合郑国军队,而是要独自面对宋国,刚才这位说是用偏师,偏师可以抵挡宋国主力么?”
“再者说,但凡懂些军事的人,都会猜到我们定然会救援郑国,而郑国和楚国的通道也就那么几条,偏师仓促进去郑国,就不怕被早已经准备好的宋国军队埋伏么?若是如此,怕是一直偏师有四五成的几率不能建功,到时候只要被托住,那么郑国还能稳得住么?”
“若是首战便丧师辱国,郑国覆灭,到时候附庸我楚国的诸侯震荡之下,我们能不能拧成一股绳的与宋国决战还未可知,故此我觉得自楚国出兵直接救援郑国是不可行的,诸位、大将军,你们也可以试想一下,若是楚国要是看着郑国覆灭,对我们楚国有多大的影响?”
众人听了王禅的话,不由的尽皆默然,王禅说的对,刚才那中年文士所出的策略,乃是正常的处置策略,就是让在场大多部分的人来说,基本都能说出差不多的意思,这样的策略根本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自己众人能够想到,那么宋国的那些王公大臣可不都是吃干饭的,自然也能想到楚国的反应。
而针对楚国可能的反应,宋国不会不进行预防,比如入侵郑国之后,快速穿插到楚郑边境,控制边塞重镇,即使不是如此,如王禅所说,在路上进行埋伏也是有可能的,最关键的是,若是郑国大部沦陷,进入郑国的偏师的粮道也不好保持,如此便很有风险,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黄口小儿,只会在这里说风凉话,这也不行,那也不妥,那你倒是说说,你有何高见,也让在座众人听一听?”
见到众人尽皆沉默,那中年的士人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践踏,在王禅来之前,他便已经想好了这个策略,这策略虽然不是十分的精妙,但是确实是往常惯例的手段,那中年士人也就是因为这样,才敢直接出班,直接开口。
这中年士人的话,虽然是火气十足,但是他提出的问题,却是在座众人都想要知道的,故此众人齐刷刷的把目光再次投向了王禅,而就算是现在坐在主位之上的成得臣,也是目光炯炯的盯着王禅,他虽然刚接触王禅不多,但是上次畅谈之时,他也知道,这王禅能如此说,必然不是无的放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