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沌被凿死之后,倏和忽甚感愧疚,最后也悔恨而死。二者死后,共同孕育出巴山,与帝江之子盘古之心化成的蜀山,遥相并立。缘于巴山的特殊背景,也不断有方士聚集于此修炼,后逐渐形成巴山派。倏和忽也因此成为巴山派的灵根,尊崇有加。
吸纳倏忽的灵性,巴山派成立之初就顺承倏忽的悔恨之意,决计甘当蜀山派的鼎力支持者,做蜀山派背后的无名英雄,以此减轻倏忽的愧疚之情。所以当江湖大乱时,都是蜀山出来收拾残局,成为令各界敬仰的隆裕大派,背后出力甚大的巴山,知道者则寥寥无几。
除了蜀山,巴山周边有神农架,摩天岭等名山大川。在荒凉不堪,人烟稀少的西南山区,巴山一带可谓灵异古怪之地,各种自然现象时有生,各种奇观景象更是难以解释,让人虽向往之,却心敬畏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卓亦凡看起来心情不错,又把他喜欢的唐诗吟诵了起来。
郁清秋看着满面春风的卓亦凡,不屑的撇了撇嘴。
“怎么样,这诗中的巴山是你们巴山派所在的地方吧?”卓亦凡将头扭向郁清秋和林清怡。
郁清秋没有搭理他,继续骑着马往前走,眼看就要冷场了,林清怡慌忙回道:“是啊卓公子,你说的很对。那诗的巴山确实是我们巴山派所在地,但又不全是,还包括周围其他一些山区,只是个统称,并非所指那个具体位置。”
“哦,原来如此。看来你比你师兄学识渊博多了,他呀,咦……”卓亦凡做了一个呕吐的表情。
“卓亦凡你不要得寸进尺,我现在懒得理你。你现在还是多担心些能否借到神农鼎吧。”郁清秋没好气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