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那根禅杖,此事确实干系重大,我巴山素来不掺合江湖事务,唯有需要我辈相助时才不得已而出手。眼下,那根禅杖确实需要我巴山神农鼎进行熔化。今日天色渐晚,不如就在我巴山休息一宿,明日我再将鼎拿给你们,助你们一臂之力,之后再由清秋将其带回我巴山。”
“多谢庐阳真人出手相助。”虎牙小和尚向庐阳真人施礼道。
“不必客气。清秋,剩下的事情就由你来安排吧,好好款待两位客人。”庐阳真人向郁清秋道。
“好的师父,您放心吧。”郁清秋见师父已不生气,高兴的说道。
黄昏时分,巴山逐渐被绚烂的夕阳浸润,一切都呈现出金黄色,而金黄色中又夹杂着淡淡的红色,使得周围的一切更加绚丽无比。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林清怡轻轻呢喃着卓亦凡吟诵的这首诗,跟在卓亦凡、郁清秋和虎牙身后。
“我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共剪西窗烛呢?”林清怡抬眼看了看前面的卓亦凡。
其他地区此时已经步入寒冬,巴山虽然气温也降低不少,但巴山派驻地由于周围山峦的阻隔,冷空气难以大量进入,使得这里的气温甚好,有秋高气爽的感觉。
在这样一个深秋思秋的气候里,林清怡在编制着自己的美梦。她尚未成熟,显得稚气未脱,才使得她很多事情都听师姐郁清秋的。表面上看,她毫无主见,慢慢接触她,才能发觉实则不然。她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有自己的喜好哀愁,犹如她此时喜好卓亦凡一样。郁清秋在这件事的态度好像对她没有一点影响,因为郁清秋是那么讨厌卓亦凡,而她却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林清怡的点点感触,并没有让卓亦凡察觉。卓亦凡此时对巴山特有的景致非常感兴趣,四周里不断的观瞻。
“哇,对面那个山头好像很壮观啊”卓亦凡站在巴山一个凸出来的山岩上,指着相距甚远的对面喊道。
“少见多怪,那有什么好看的那是破蜀山的山头”郁清秋没好气的说道。
卓亦凡虽然很少参与江湖事务,但是对于江湖之事还是有所耳闻的。就像蜀山派,他知道一个通灵五界的地方,历来为江湖人士所敬仰,可以说就是救世主的代名词。郁清秋如此看不惯蜀山派,卓亦凡感到有点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