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魏渊的政敌们,动不动就高呼:请陛下斩此獠狗头。
但其实不管情不情愿,在诸公心里,包括王党这样的政敌,都承认魏渊其实才是大奉的镇国之柱。
淮王虽是三品武夫,但镇守一方可以,想要撑起大奉这座山,他还差了些。
只有魏渊,这个打赢过山海关战役的大奉军神,才是真正让九州各大势力忌惮的人物,因为二十年前,他们就被打怕了。
打疼了。
镇北王?当时不过是魏渊身边的一片绿叶,勉强衬着。
现在,那根真正的镇国之柱倒了.........
诸公本能的不相信这个事实,可是八百里加急的军事塘报,大奉立国六百载,从未出错。毕竟这是要杀头的大罪,容不得出错。
元景帝默默的看着这一幕,无喜无悲。
等了许久许久,直到大殿内喧哗声平息,他才表情沉痛的说道:“众卿,此事,如何是好?”
依旧是王首辅回应,他语气强硬,掷地有声:
“臣觉得,应该调集各州人马,以举国之兵力,挥师东北,联合妖蛮,一举荡平巫神教。”
元景帝叹息道:“大奉已损失近十万人马,那都是朕的子民,朕的孩子,王爱卿,你让朕如何再忍心开启战事?”
“陛下!”
王首辅拔高声音,情绪激动的说道:
“据塘报所示,魏渊已经贡献靖山城,巫神教损失惨烈,总坛高手折损近七成。炎国被大军凿穿腹地,兵临城下,如今那些难啃的城池,已经被魏渊打下来。
“靖国在北方征战数月,损失惨重,又有北方妖蛮牵制。目前兵力保存尚算完整的只有康国。此时再打一场,百年之内,大奉子孙再无巫神教之患。”
他的建议,赢得了部分勋贵和武将的赞同。
魏渊拼光了巫神教的国力,贡献了总坛,阻碍大奉军队的炎过险关不复存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爱卿......”
元景帝摆摆手,语重心长的说道:“穷兵黩武了啊。”
王首辅望着高居龙椅的皇帝,张了张嘴,黯然的退了回去。
他这一退,历史车轮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后世之人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时,分析了大奉和巫神教的国力,对比了双方的损失后,一致认为此时的大奉,若是能狠下心来,拼上未来十几年的国力,出征巫神教。
那么巫神教这个雄踞东北六万里河山数千年的庞然大物,将轰然坍塌,再难起势。
无数后世之人扼腕叹息。
至于那位捐躯在靖山城的青衣军神,史书中的评价是:为中原续了一口气。
元景帝不再看退回队伍的王首辅,转而扫视群臣,“诸公觉得,此事如何善后?”
兵部尚书出列,作揖道:
“臣认为,应当从与襄荆豫三州相邻的各州抽调两万兵力,陈兵边界,撤回的残部亦留在三州边境,以防巫神教的反扑。
“另外,魏公既已捐躯,陛下还得另派一位统军之人过去。”
元景帝看了他一眼,见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便颔首道:“陈爱卿所言甚是。”
这时,兵部侍郎秦元道出列,道:“陛下若是主和,那就该尽早商议相关事宜,确认派往东北的和谈使者。”
兵部侍郎秦元道是坚定不移的帝派,与被贬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袁雄穿同一条裤子,两人是帝派的核心人物。
作为魏党的兵部尚书,恶狠狠的瞪了一眼秦元道。
他刻意不提和谈,是内心里,还存了与巫神教一战,为魏渊报仇的心思。
元景帝缓缓点头:“善。”
秦元道归位后,户部尚书紧跟着出列,道:“士卒的抚恤,该如何定夺?”
此言一出,殿内陷入死寂。
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说话。
元景帝缓缓道:“诸卿意向如何?”
连问三次,无人应对。
元景帝又把目光望向袁雄,这位皇帝的忠心“扈从”,目光闪躲,不言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