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银行是盛宣怀在1897年创办的,这时候的盛宣怀如日中天,职位是太子少保,吏部左侍郎,邮传部大臣,他是洋务运动的关键人物,开办了一系列的公司。
母亲朱婉不愿意受拘束,辞去了广仁医院的工作,在慈安堂的边上开了家医馆,取名为“慈安医院”,雇佣了三四个医生,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生意很好,病人络绎不绝。
而对于秦笛来说,他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好了。
俗话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
秦笛一出生就四肢瘫痪,但他耳聪目明,具有普通人没有的神识!他的耳朵,能听见三百步内的风吹草动,他的眼睛,能看清十里外飘零的树叶。
他能听见整个周家大院所有人说话的声音,甚至能听见远处大街上路人的脚步声。
他的聪慧远超普通的孩子,甚至超过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因为他带着往生的记忆。
刚开始的时候,母亲朱婉教他简单的汉字,后来发现这儿子极度聪明,便抱着儿子回了娘家。
外公朱明成是魔都知名的学者,他给外孙简单测试了一番,见其一目十行,过目成诵,顿时又惊又喜,亲自挑选了一些书册,让女儿带回去。
于是乎,秦笛装模作样的看书,四岁掌握小学知识,五岁看完中学教材。
随后,他开始读报纸。
这年月知名的媒体,大都是外国人办的,其中包括“万国公报”,“申报”,“新闻报”,“字林西报”等。
“万国公报”创办于1868年,它的创始人是传教士林乐知,曾受清廷“钦赐四品”的虚衔,还受过罗斯福的接见。每期发行量1800分,影响力比较大。
“申报”是由英国商人EynestMajer于1872年创办的,算是商业化最成功的的报刊,被誉为“中国的泰晤士报”。
“新闻报”几乎跟“申报”齐名,1900年发行量1200份。
而“字林西报”则是一家英文报刊,主要给洋人看的,华人中只有留学英美的人看,其余看的人很少。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国人办的报纸,但因为受到清政府的管制,时而开张,时而倒闭,暂时还不成气候。
因为秦家做纱厂生意,必须了解市场行情,秦汉承又是银行的副行长,所以家里常年订了万国公报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