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摩擦,摩擦(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691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难得叶卿有此为国分忧之心,如此便由叶卿负此重任!官家觉得如何?”</p>

“大娘娘所言极是,朕亦觉得叶侍读可堪此重任!”</p>

刘娥与赵祯的对话让刚刚安静下来的大殿再次出现低语之声,大多数的文官并不信任叶安这个少年侯爷。</p>

俗话说的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才十五六岁的年纪,便是颇通商贾之道又如何?再说他叶安才刚刚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如何能代替通达老练的朝臣与外使详谈岁币一事?</p>

“启禀圣人,叶候年幼且资历尚浅,恐不足胜任正旦往来之大事!”</p>

出班质疑的并非是旁人而是叶安的老熟人龙图阁侍制,权知开封府的王臻。</p>

抬眼看过去,叶安还发现站在他身边的那位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悄然转头看向他,微微点头的模样仿佛是在提醒自己。</p>

但叶安并不会接受这样的“保护”,而是继续上前道:“叶安不才虽不通政治之事,但对理财之学颇为通透,数术更是精通,既商谈正旦往来之事,王侍制为何不信叶安?”</p>

“事关国帑岂能不从长计议?若是出了岔子,你可担待得起?”</p>

这不是坑爹吗?</p>

若非在大庆殿中,叶安肯定跳起来抽死这只蠢猪,耶律宗政就在边上,这话不就是告诉人家,岁币的商讨一旦出现问题就是自己背锅?!</p>

王臻也发现自己失言,尴尬的站在原地,他不光是失言更是给辽人一种看着大宋窝里斗的闹剧。</p>

其他想要质疑叶安的文臣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准备迈出的步子又收了回去,想要反对,待会散朝后上劄子便是,没必要在外臣面前自寻尴尬。</p>

果然珠帘之后的刘娥声音略带寒霜:“此事便就此定下,诸卿不可再议!叶安你且好生与辽使商谈,莫要让本宫和官家失望。”</p>

躬身失礼的叶安恨恨的瞪了王臻一眼:“臣必定殚精竭虑不付官家,圣人之厚待!”</p>

二愣子才会在外人面前还内讧,不妥归不妥,既然自己没有台阶下,便不该说出让自己背黑锅的话来,显然王臻并没有考虑到那么多,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质问。</p>

这便是朝堂,叶安处处小心不愿牵扯其中的朝堂,但他却要在这里争取与耶律宗政谈判,不是为了给大宋省钱,相反而是为了给大宋赚钱!</p>

“尚无本奏,散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