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国事,家事(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278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从这一天开始,希望的种子会被种进土里,在春耕之后经历夏耘迎来秋收和冬藏,这是古老华夏先民总结出的劳动智慧。</p>

距离惊蛰没有几天了,范子渊准备让人把叶安的培训章程提前发给东京城的劝农官,但前提是要进行雕版印刷。</p>

“长生,这册子已经编写好了,你算是头功,我这便派人送去官书房印造成册,需要几天时间,待印制好了便可送与东京城的劝农官,其亦可教授手底下的人嘞!咱们也能歇息几天……是吧?”</p>

虽范子渊比叶安年长,在司农寺的时间也长,但在叶安面前他总是觉得自己在同一位主官说话,而不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人。</p>

按理来说他才是前辈啊!</p>

没办法,叶安无论是说话做事极为成熟老练且面面俱到,再加上他云中郡侯的特殊身份,又是常年给官家授课的侍读学士,范子渊很难在叶安面前找到前辈的感觉,反而下意识的听叶安的主意。</p>

尤其是在这三天时间里,叶安见识了范子渊的能力,同样范子渊也见识到叶安的能力,庞杂繁琐的事情在他面前永远都会变得井井有条。</p>

即是自己都觉得千头万绪,但在叶安那里却是有条不紊的列举出来,主持清晰,在范子渊看来这是宰相才有的能力和气度啊!</p>

瞧见叶安微微摇头,范子渊奇怪道:“有何不妥?”</p>

随手从范子渊的手中拿过原稿,叶安笑道:“几天?时间太长了,你要多少册?最多一天就给你做出来。”</p>

范子渊奇怪道:“一天半?官家圣人那里必须要有几册,崇文院要收录,还要给三司,中书门下……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员……暂且先印制一百余册吧!少说也要三五日的时间嘞!”</p>

叶安奇怪的看向范子渊:“百余册需要如此之久?雕版费事了些,但也不至于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