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乱国乱法(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262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王钦若气定神闲道:“圣人是不会让这奏疏传出去的,叶安是个聪明人,甚至是绝顶聪明之人,眼光独到老辣,手段如羚羊挂角不可琢磨!但老臣就是能感觉到他的不同,说话做事不同,开设商号不同,甚至连上朝都是不同的,老臣曾对其有拉拢之意,亦想提拔于他,但此子的态度却让老臣心惊,仿佛……仿佛苍茫藐视蝼蚁,那股子从明台散发出来的傲气老臣视之如天之日,煌煌不可侵犯,此乃大患也!”</p>

刘娥惊诧的看向王钦若,她从来也没觉得叶安有过这样夸张的气势,相反在刘娥看来叶安是一个温文尔雅但却足智多谋的后辈,是一位脾气极好的先生,是一位博学广识的智者,又是一位精明的商人,王钦若的话实在是有些危言耸听。</p>

但瞧见胡子略微花白的老头这般的歇斯底里,刘娥又是有些同情的,毕竟从相公之位上被一个少年人拉下来,实在是一件不堪的事情。</p>

刘娥权当王钦若说的是气话,胡话,至于什么从环州之战后便觉得叶安是大患,刘娥也只是听听而已,若是要较真那他王钦若这个瘿相岂不是早就被真宗皇帝罢相了?</p>

“此子“三不足”之说已经在民间流传开,士人也大多称赞,官家深信其格物之道,有悖祖宗之法……听闻其还为官家讲学帝王之道,实乃荒唐之举!”</p>

“王卿慎言!”刘娥皱起眉头,此时的王钦若还在攻讦叶安,并且把目标引向了侍读之事上便更加不妥了。</p>

“你不曾知晓其中的缘由,叶安授课除了本宫与官家外无人知晓,便是王渊与孙奭都不曾接触,王卿更不应妄下定论才是!”</p>

随着刘娥满含深意的反驳,王钦若顿时一惊,他没想到叶安的授课已经到了刘娥都赞同的地步,此子到底有什么能耐居然能让大宋最有权力的母子二人深信其道?!</p>

王钦若有些想不通,他在朝中常听闻范雍说起过叶安,对他的评价极高,连夏竦这般极赋能力之人都对叶安佩服的无以复加,以“多智近妖”来形容此人。</p>

这段时间的了解下来王钦若也觉得叶安手段惊人,但从未想到过他在圣人心中有如此地位,连官家都以视之为肱骨!</p>

看来在辞相之前对叶安的反戈一击并不能离间天家对他的信任,自己在朝多年,侍奉两位帝王,更是为刘娥鞍前马后,但却不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一时间王钦若怅然若失,缓缓离开了勤政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