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在政治上的羁绊,不得不说叶安与薛奎之间有着天然的利害关系。</p>
政治总是这般玄妙的,在你需要的时候朋友来了,在你不需要的时候,敌人也来了…………</p>
朝堂之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叶安还没有拿出茶榷新法的时候开始抨击叶安了,所用的理由也很简单,即使那些被叶安踢出茶榷务公廨的官吏亲口所说。</p>
奏疏很多,但都是出自特定的几个人之手,比如殿中御史龚守真,比如翰林学士梁进道,比如龙图阁学士孙奭。</p>
叶安不明白一项重视自己清名的孙先生为何会变成这样,这还是当初给他赠书的那位先生吗?!</p>
按道理来说读书人爱惜名声胜过爱惜自己的性命,这件事很多人都能看出事关东南茶商的利益,而孙家又是东南四大茶商之一。</p>
在茶榷新法出来之前,便如此急躁的上疏弹劾,吃相也未免太过难看了些,连朝中的清贵之官们都看不下去,何况是年轻气盛的赵祯?</p>
于是所有弹劾叶安的奏疏全部被赵祯留中不发,而在这件事上刘娥却选择了隐居幕后,并没有站出来干涉。</p>
一来此事麻烦,二来她也不想得罪东南茶商,更不想得罪孙奭。</p>
孙奭便是朝中代表地方势力的最显著代表,为何从太祖开始一直到真宗皇帝都在不断的任用寒门出身的人?就是担心地方上也出现这样的大族。</p>
但有时候还是防不胜防,孙奭代表的是东南茶场的利益,代表的是大宋的南方势力,茶叶多以南方为主,北方的气候和湿度并不盛产茶叶。</p>
而南方人又极其团结,所以东南茶场才敢于在这件事上有所动作,在孙奭看来,叶安这次是太过嚣张,甚至有些不自量力。</p>
即便是当今圣人也不会轻易得罪东南茶商,叶安作为一个朝堂上初出茅庐的新人,居然敢对四大茶商以及被他们掌控多年的茶榷法动手!</p>
孙奭本是不想对叶安下死手的,但可惜的是茶榷法关乎家族利益,更关乎东南茶场四大茶商的利益,这不是一时的计较,而是会延续百年,甚至是数百遍的规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