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土制高炉”(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390 字 8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普惠庄掌握了棉布的生产与加工,棉衣更是拿手绝活,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生产能力的跟不上,而是生产资料的不足,毕竟棉花并不属于经济作物在大宋还没有普及开,除了阳城县之外,便没有其他的种植之处了,全靠罗珊娜的西域商队供给。</p>

这是叶安最不爽的事情,土豆和地瓜都推行许久了,但棉花这东西却没有百姓愿意种,他们不懂什么叫经济作物,只是知晓这棉花不当吃不当喝,种在地里完全是浪费田地。</p>

至于普惠庄自己的田地,种各种果蔬还来不及,更别提种棉花了,普惠庄中买的最好的农作物不是香甜可口的玉米,也不是已经随处可见的地瓜和土豆,亦不是胡萝卜和番茄,而是辣椒!</p>

辣椒酱,辣椒粉,畅销整个河南府,而鲜辣椒在东京城中更是供不应求,叶安不喜欢看庄中的文书报告,也不希望听人介绍,他只相信眼见为实。</p>

普惠庄的制度愈发完善了,上午的庄中已经见不到闲杂人等,青壮前往工厂或是田地里劳作,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会闲下来,或是帮工做饭,或是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给别人传授经验。</p>

学堂中满是孩子们的念书声,格物院中满是讨论器具改造的声音,远处的铁器厂黑烟滚滚,锤击的声音时而出现,而在铁器厂的边上则是新划分出来的冶铁作坊。</p>

冶铁一项是铁器锻造中的重中之重,普惠庄的匠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提高铁器强度与柔韧性,同时兼具大规模生产的能力。</p>

现在看来不光铁器锻造有了不错的进展,连冶铁也发生了改变,当初自己给出的建议也终于被采纳,高高竖起的烟囱便是最好的证明。</p>

在冶铁作坊匠人老韩的带领下,叶安终于瞧见匠人们根据自己的建议所造出的简易高炉,说是高炉实在有些夸张,只能说是土法高炉。</p>

但即便如此也比原始的冶铁技术先进不知多少,这种高炉内铺满了特殊黏土所制造出的耐火砖,这个时代的人已经知道高岭土的作用,制造耐火砖并非难事。</p>

高炉上有三个口子,一个大的俩个小的,小的自然是用来排放高炉气体的,而大的则是投料所用。</p>

匠人们将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按照先后顺序投入其中,而下面则是在点燃之后进行鼓风作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