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官上任不烧火(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243 字 2024-02-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随着陈琳前往宫中奏报赵祯,叶安这边也开始了行动,签发皇城司的公衙文书,但并不是如他之前对陈琳所说的那般调遣所有职司回到左承天祥符门的官署,而是签发了各司其职一切照旧的文书。</p>

新官上任最忌讳的便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自查,不光不利于团结,更容易引发信任危机,这种信任若是消失了,想要再弥补回来比登天还难。</p>

说的难听点,皇城司的兵卒,官吏都是在自己麾下混饭吃的,若是连这点信任也没有,人家糊弄起你来便和玩一般简单。</p>

至于让陈琳奏报赵祯皇城司需要封锁自查,那也是必须的,唯有让皇帝知道自己的内卫亲军除了问题,才会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治理中放开手脚。</p>

在签押房中翻看了各种文书后,叶安这才算是对皇城司有了初步的了解。</p>

皇城司不光负责皇宫宿卫,还用刺探和缉捕的权利,但却缺少最重要的一个权利,审判。</p>

皇城司可以抓人,可以用刑逼问,但却没有办法做出审判,审判必须移交到开封府或是大理寺才行。</p>

这恐怕是当初太宗“改组”皇城司时最妙的一笔,如此一来皇城司不敢太过放肆,否则一旦开封府或是大理寺宣判无罪,那倒霉的便是皇城司。</p>

不光如此,皇城司甚至还有自己的军纪,这些军纪中不少内容都令叶安大为惊奇:“《罚条》七十二条,其中包括:不准饮酒、不准赌博、不准结党、不准潜逃、不准行巫卜之术、不准豢养家禽等等。”</p>

其目的不言自明,旨在严格控制皇城司与外界的私自联系,保证宫中的皇城司对皇帝的绝对忠诚。</p>

但这些东西在叶安看来还是不够,想要让皇城司对天家忠诚,最妥帖的办法还是让其归心,所谓的归心不光要有威,还要有恩,这里的恩不光是指待遇,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思想政治”教育。</p>

程拱寿和徐用章二人稍显忐忑,他们不知道叶安会以何种手段来整治皇城司,毕竟在凉州城,他们可是见过叶安下狠手的。</p>

一开始怀远军中的**杀良冒功,叶安那折磨人的手段最后硬生生让那几人在狱中咬舌自尽也不敢再受刑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