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遵路的话卡在嗓子眼出不来,他不知叶安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附和道:“叶侯所言极是。”</p>
老范不满的瞪了叶安一眼,随即将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道:“别在我俩面前卖关子,有话直说!”</p>
叶安也不遮掩了,看向吴遵路道:“吴知州,这厢禁军不可能在通州久留,江宁府乃是其最终去处,你有没有想过若通州建军会如何?”</p>
“通州建军?!”</p>
吴遵路与范仲淹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叶安居然有如此疯狂的打算,改编了江淮厢军后,还要在通州再建一军。</p>
见二人吃惊的模样,叶安微微一笑:“我可听闻长江之上颇多水贼,连官府的盐船都敢劫,更别提两岸百姓与商贾了。若通州建有水师……”</p>
这一层窗户纸被点破,无论范仲淹还是吴遵路皆是眼前一亮,大宋在福建设有水师,可在江淮一带却是少有可用的水上战力。</p>
若通州先一步上奏朝廷请建水师,那便是快人一步啊!</p>
尤其是水上匪盗众多,但各州府想要剿灭却是难以寻觅,就算是找到了也无有一战之力,毕竟水上不是陆地不靠步卒攻伐。</p>
若建水师,购置战船,多加训练,那对长江上的水寇必是极大威慑,想要剿灭他们也并非难事。</p>
水寇可不比山贼流寇要穷,有些水寇据湖中岛而居,巢湖、洪泽湖、太湖,皆有水寇,国朝一直难以剿灭。</p>
“嗯,叶侯所言有理,江淮水寇不在少数,江南两浙更是以此为患,通州若建水师与于大有裨益!”</p>
范仲淹摸着下巴微微点头,他算是看出来了,叶安总能先人一步,从不同的地方发现问题所在,既能满足利益所需,又能解决隐患。</p>
而吴遵路却是大喜道:“甚好,甚好,吴某在通州便听闻长江上的水寇为患,若依叶侯之法或可为国分忧!”</p>
他当然高兴,毕竟若建在通州建设水师不光给通州百姓提供谋生的机会,也能使得通州从中获益。</p>
反倒是叶安有些顾忌道:“通州可有营造水师舰船所需的匠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