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新鲜出炉”的机速司推官(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285 字 2024-02-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被叶安这话一蛊惑,顿时犹豫起来,片刻后道:“柳永不才,若能为国谋事,不敢推辞,但绝不为昏聩度日之官。”</p>

叶安哈哈大笑道:“放心,绝不会让先生做那些蝇营狗苟之事!皇城司之重事关国鼎,且听我慢慢道来!”</p>

这是人才招揽,叶安当然要把话说清楚,他要让柳永担任机速司推官,用他的才学和能力为大宋进行情报收集和分析工作。</p>

读书人最擅长什么?自然是归纳总结,否则《论语》从何而来?</p>

柳永不光有才情,更有多年游历的眼光和见识,他写的策论叶安利用特殊渠道已经看过,见解独到,且最符合大宋的国情。</p>

叶安一直认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赵祯没点柳永为“三鼎甲”之一实是大宋的损失,不过倒是给了自己招揽的机会,也非坏事嘛!</p>

虽然进士的人事任用都是外放,但也并非没有例外,如果文章些的特别好,也会被皇帝直接任命到馆阁之中做勘校留任东京。</p>

向赵祯要人并不难,尤其是柳永这种不受待见的,又不是授予他馆阁清要的官职,更是不在话下。</p>

叶安的劄子很快便得到赵祯的批复,酌情给予柳永机速司推官一职,但只授予其正九品登仕郎之衔,可见依旧不是很看好他。</p>

要不是叶安从中斡旋,柳永根本连正九品的品秩都不会有,真宗批判过的柳永,赵祯作为儿子不可能对他加以重用,否则便等同于抽自己老爹的脸面。</p>

不过这对叶安来说并非坏事,皇城司的推官本就不需多大的官衔,只要能办实事便好。</p>

连柳永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能这么快的被分配到皇城司,看着手中的文书和官服,再看看对面笑眯眯的云中郡侯,他这才发现原来这位“叶郎”在官家面前的信任如此之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