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微微眯起眼睛,变法之事乃眼下重中之重,几乎所有能臣都觉得变法才是除去三冗的唯一办法,可没想到王拱辰却是第一个在留身奏事时反对的。</p>
“臣以为祖宗之法不可变,此为我大宋立国之本也!”</p>
不等王拱辰说完,赵祯便清冷的开口道:“逐条明述!”</p>
王拱辰站起身先是一礼,随即便开口道:“回禀陛下,如今之三冗乃冗兵,冗官,冗费,此三者并非眼下才有之困局,国朝立国之初便有此等冗费,为何如今却再难支撑?况冗官,冗兵以至冗费亦非坏事,臣以为太祖以巨财养将门乃安定之举不可轻废,国朝以高俸养士亦不可废除……如此方能使武将安定,文官不思贪腐,陛下之江山社稷亦然稳固!”</p>
稍稍顿了一下,王拱辰继续道:“冗兵便更简单了,乃是国朝善政所至,自国朝立鼎之时,太祖太宗便以灾民充作厢军,如今国朝厢军之数骇人,但却正是此法才使得从未有灾民作乱之事发生,此厢军者多为贱役,只需妥善安置,以能臣治其复业,国朝便可削减冗费也!”</p>
杯酒释兵权的旧事都敢提出来,赵祯也是被王拱辰的大胆吓了一跳,边上的陈彤就没法看了,早已哆嗦的将身体挪到门边上,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木人。</p>
不过越是这样的大胆言论越令赵祯好奇,随即道:“嗯?有些道理,但有悖常理啊!”</p>
谁知王拱辰摇了摇头道:“官家,国朝安定乃是一等一的要务,动了这两样便是动了国朝的根基,这也是为何武将和一部分官员反对变法的根本,既如此,为何不寻一个更好的方法以改眼下之制?”</p>
赵祯略带深意的微笑道:“哦?如此说来你并不是反对变法,而是范仲淹等人的变法并不合适?”</p>
王拱辰神色自若:“官家明鉴,变法改制非是坏事,却需解开国朝之弊,臣下以为范仲淹,韩琦等人所提变法不识时务,非是善举!”</p>
没想到王拱辰并不反对变法改制,只是反对范仲淹等人的变法手段,如此一来赵祯心里便舒坦许多,他知道眼下的大宋需一场改革才能消弭困境,所以王拱辰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