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承文大笑道:“这不是我决定的,也不是叶侯决定的,而是我河西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八百七十二口百姓自己的选择。”</p>
随着裴承文的话,孙复与祖无择再次惊恐的对视,他们没想到这片小小的河西之地居然有如此多的百姓。</p>
大宋的人口虽然比这里多得多,但那是多少州府加起来的数量,远比河西大了不知多少。</p>
就在两人的震惊中,裴承文起身介绍了前来的史官:“这位便是我河西史官秦钊,别看其年轻,却是阅书无数,有过目不忘之能,还兼华夏智慧宫的编修。”</p>
秦钊躬身施礼:“孙先生,祖先生,在下秦钊,二位唤我小秦即可,我将负责陪伴两位在凉州城中游巡,若有不解皆可发问,学生必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孙复看向眼前的年轻人,脸上笑容和煦,态度恭谦但却不卑不亢,颇有君子之风,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便有劳了。”</p>
“不敢!”</p>
见秦钊已经与孙复搭上话,裴承文便叉手道:“两位自便,本府还有政务便不久留,告辞!”</p>
“裴知府请!择之替我送裴知府。”</p>
裴承文刚刚出门,祖无择便赶了过来小声道:“裴知府,我最近瞧河西的报纸上满是诋毁朝廷的言论,这可不大好啊!”</p>
裴承文奇怪的看向他不答反问:“报纸上说的不是事实吗?报纸这东西就是要给世人说真话的,官府也不能限制人家说真话是也不是?要是捂了报纸的嘴巴,百姓们会怎么想?与其让百姓们胡思乱想,不如把真话说开了,以免造成更大的动荡啊!”</p>
裴承文的话让祖无择一时哑口无言,但有一点裴承文却不会告诉他,那就是报纸上的真相是有选择性的。</p>
随着裴承文的离开,凉州府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些“外人”的到来而改变,一切还是造就。</p>
只不过许多人都没注意到,在他们认为在寻常不过的生活中多了俩个观察者。</p>
王拱辰的奏疏起到了作用,赵祯在看完他对河西的描述后居然在前期的怒不可遏后,自己也心生出一种亲自看看的渴望之情。</p>
人类对美好生活是本能向往的,这点不会随着政治立场的改变而消失,但同样这种美好的生活并不阻碍别人去毁灭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