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林,打扰了。”门外传来老迈嗓音,自承身份道:“我是许南星。”吕应裳啊了一声,这才晓得是紫云轩的管家来了,忙穿上了裤子,慌道:“这么晚还有事?可是国丈有事找我?”
“不是国丈找你。”许南星咳了一声,道:“是北直隶的总捕头有请。”
三更才过,总捕头却有事相商,吕应裳更纳闷了,便与老婆对望一眼,又道:“总捕头找我?可有什么大事么?”门外传来咳嗽,许南星道:“详情我也不清楚。反正差人在花厅等着,只说有急事要找玉清观的长老,你快出去看看吧。”
吕应裳累了整晚,好容易能与老婆温存,自然不想出门,忙道:“许爷,你去找赵五师伯吧。我现下不管门里的事情了。”门外传来叹息声,只听许南星道:“他睡了,喊都喊不醒。”
玉清观里论资排辈,赵老五首推第一,奈何他年纪老迈,一旦睡下,雷也劈不醒。吕应裳情知如此,只得皱眉道:“那你去找雨枫吧,再不去找颖超也行,他俩才是拿主意的人。”
“他俩出门去了!”门外传来恨恨槌打声:“若林!你到底出不出来?别老是拖拖拉拉的。”
许南星不是寻常管家,而是身有功名的文人,想他执掌紫云轩政务数十年,骂起人来自也凶得紧。吕应裳回头去瞧床上,只见老婆一手枕着脑袋,一边望着自己,棉被下隐隐透出一双雪白大腿,当是在等浪子回头了。
前有狼,后有虎,老婆媚中带煞,许南星笑里藏刀,俱非善男信女。可怜吕应裳疲于奔命,只得搂了搂老婆的香肩,柔声道:“先别睡啊。我先出去应付应付他,一会儿再来敷衍敷衍你”
都说‘言为心声’,此话一说,老婆咦了一声,怒眼一翻,奋然坐起,吕应裳这才惊觉大事不好,霎时脚底抹油,急急开门遁逃了。
子时过两刻钟,吕应裳一脸没好气,只管低头急走,许南星见他愁眉不展,不觉讶道:“啊呀,又和老婆吵架啦?”
吕应裳低头呵暖气,嘴上却挂着一幅苦笑。许南星责备道:“瞧你,明明讨了个好老婆,还给你生了三个宝贝儿子,你还嫌什么?这就叫人在福中不知福。”吕应裳斜了他一眼,先朝地下吐了口痰,道:“放你妈的心吧。对了,对了,你们找到琼芳了么?”
许南星白了他一眼,道:“雨枫出门找了,至今还没消息。”吕应裳本还等着讪讪吐痰,听得此言,心下不由一凛,忙道:“搞什么?少阁主又不见了?你们通报国丈了么?”许南星摇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阁主不是孩子了,她能照顾自己的。”
听得此言,吕应裳却也点了点头。看琼芳早已是紫云轩的少阁主了,不过离家几天,算得什么?若是把消息送到国丈那儿,反要闹得鸡飞狗跳。
想起今晚府中生出的许多大事,吕应裳自也有些担心,附耳便问:“我听雨枫说了,国丈今晚对少阁主动了家法,是么?”许南星叹道:“可不是么?棒头之下出孝子,国丈从年轻到老,向来吃这套。”吕应裳叹息道:“玉不琢,不成器啊,不怪玉瑛到今日都还恨着他。”
许南星脸色一变,忙扯住了他的衣袖,低声道:“说话小声些,你这话要给国丈听了,小心乌纱帽不保。”吕应裳追随国丈多年,岂不明白老人家脾气?他自知失言,便摇了摇头,不敢再说了。
三更半夜之中,国丈府里静悄悄的,两人朝前厅走去,转过了花圃,忽见一处地方大门深锁,门前却放置一只大香炉,正是琼府的家庙。吕应裳瞧着瞧,忽道:“许爷,翊少爷的忌日快到了吧?”许南星狠狠白了他一眼,道:“好端端的,提那事做什么?”吕应裳叹了口气:“没什么,刚好路过此地,猛一下便想起了他。”
翊少爷便是琼芳的生身父亲,“道甫先生”琼翊,他是琼武川的长子,也是“紫云轩”真正的命主。当年吕应裳之所以踏入官场,便是他给亲手引荐的。
回想往事,两人居然一起沉默了,良久良久,反倒是许南星先开口了,听他道:“若林,你以前和翊少爷交情最好,你说他若还活在世上,会把女儿嫁给颖超么?”吕应裳摇头道:“不会。”许南星心下一凛,道:“为什么?”
吕应裳道:“翊少爷若还活在世上,岂肯让女儿换上男装?”
许南星闻言默然,确实如此,自家少爷若是在世,许多人的一生都不同了,非只琼芳,琼玉瑛,琼武川,连华山满门上下,人人的命运都会因此转变
两人默然走着,吕应裳忽道:“对了,玉瑛近来好吗?”许南星悻悻地道:“想知道她好不好,不会自己去宫里问么?她又不会吃了你。”吕应裳苦笑道:“你少害我了,每回她一见了我,老师拉着我打听不凡的下落你晓得,有一回皇上刚巧驾到,直吓得我是”啪地一声,吕应裳的老屁股给狠拍了一记,听得许南星骂道:“你又来了,给我小声些。”
“操。”吕应裳嘴中紧闭,却以传音入密之法回骂一句。许南星不会武功,自也拿他没辄,只得朝地下吐了口痰,算是扯了个平。
两人相互白眼,一路无话,好容易来到了主宅,厅里已有一名官差等候,看这人约莫六十开外,年岁颇老,腰弯背驼,当是个苦命老头。他见吕应裳到来,忙起身拱手,道:“叨扰,叨扰,咱们北直隶总捕头有请,不意打扰吕大人清梦,过意不去。”
天候严寒,冷风冰如刀割,吕应裳只想造些回房抱老婆,哪里肯出门了?便道:“行了,你们总捕头究竟何事召唤?可否先说说?”那老官差摇头道:“对不住了。咱们洪捕头交代了,说一定要请到华山几位大侠,他要当面向诸位解释案情。”
“案情?”吕应裳微微一惊,忙道:“莫非莫非咱们华山弟子惹事了?”正担忧大儿子得礼在外闹事,那差人却只摇了摇头:“此事我也不清楚了。总之咱们总捕头吩咐下来,只说要几位大侠亲自过去一趟,请您赶紧动身吧。”
吕应裳满心惊疑,可连问数声,那官差口风极紧,却是探听不出,只得道:“好吧,我这就陪你走一遭。”正要动身离开,却听那差人道:“且慢,吕大人,劳烦您随身带着剑。”吕应裳更是一凛:“你要我带剑?”那官差颔首道:“是。您屋里若有剑,烦请带上一把。以做防身之用。”
听得此言,连许南星爷惊异不定了,忙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柄兵器,附耳道:“这是翊少爷当年得佩剑。削铁如泥,泥带着吧。”吕应裳称谢接下,随即披上大衣,随差人进发。
若是寻常人夜半给捕头传唤,没准要吓得魂飞天外,不过吕应裳不是普通人,他是国丈的心腹,开封府清吏司的大使,大风大浪自也见惯了,只要不是儿子杀人放火,一会儿无论何事发生,总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今夜真是多事,整整发了一晚的喜帖,至今却还不得安歇。吕应裳走在路上,看极北处飘来层层雪云,夹带冰雹,说不定明早起床一看,连河水都要结冰了。
天气实在冷,吕应裳虽有内功护身,手指给北风一激,却也不免冻得僵硬,他低头呵着暖气,说道:“差大哥爷真辛苦了。这般酷寒天气,您还得冲风冒雪,当真是为国为民啊。”
那官差摇头道:“您严重了,乱世中糊口饭吃,谈什么为国为民?”听得此言,吕应裳不觉仰天长叹:“说得好啊,人生到头来,不就是‘糊口饭吃’这句话么?”
光阴匆匆,江湖弟子红颜老,想当年吕应裳身高八尺二寸,样貌极为出众,与傅元影,古梦翔,宁不凡并称为“华山四少”。如今宁不凡退隐,古梦翔跑得不知所踪,四少里只剩自己与傅元影,两人年过半百,各自娶妻生子,养家糊口,成了庸庸碌碌的俗人。
想当年吕应裳也是个上进的,日夜练武,只想练它个“天下第一”,谁知几年过后,却成了狂嫖滥赌的惯犯。他微微苦笑,侧眼打量那名官差,只见此人腰悬九环刀,手指骨节外凸,足见武艺不弱,只不知维和,这人的背却驼得极弯,好似负上了千斤重担,他见那官差模样如此可怜,不由起了恻隐心,忙道:“差大哥,您多大年纪了?怎还这般劳动?”
那官差叹道:“过了年,小人就五十五了。”吕应裳咦了一声,看着官差老态龙钟,好似**十岁人瑞(?),没想竟与自己同年。他细细去看那官差的脸面,不由又是一愣,只见此人虽是弯腰驼背,满头霜白,实则五官极为挺拔,竟是个天生做官的好样貌。
吕应裳早年也曾住过京城,人面极广,他越瞧越觉得此人眼熟,忙道:“这位差爷,敢问您贵姓大名?”那差人别开了脸,低声道:“免贵姓_巩_”
_巩_字一出,吕应裳立时‘啊’了一声,看当今朝中第一巩姓之人,自属正统军‘掌印官’巩志无疑,此人早年出身长洲,也是公门中人,想来**不离十,这官差必是巩志的亲戚,方才给安排到京城当差。他晓得正统军是朝廷红人,忙拱了拱手,致意到:“失敬,失敬,原来大哥姓‘巩’啊,敢问您与正统军的巩参谋如何相称?”
“若林兄抬举了。”那官差叹道:“小人不过与巩师爷同姓而已,岂敢高攀?”
“若林”二字一出,吕应裳更感诧异,没料到对方居然知晓自己的别字,他反复端详对方的五官,思索这辈子识得的巩姓之人,忽然间“咦”了一声,忙道:“等等!大哥以前可在宫里当过差?”那官差无意回话,只把脸转了开来,这会儿练脸面也不想示人了。吕应裳却不放过他,只转到那官差面前,细细端详之后,猛地双手一拍,大喜道:“我想起来了!尊驾就是‘御前四品带刀总护卫’,‘金吾前卫都统领’巩正仪巩大人!对吧?”
听得长长一串官名,那官差把头垂得老低,好似满腹辛酸,无言以对。吕应裳却是兴高采烈,看这巩正仪威名赫赫,景泰年间曾坐镇皇城,与‘李扬鹰’,‘秦仲海’并驾齐驱,合称御林军四大猛将,岂同小可?难得遇上了旧识,大喜便问:“巩都统,您以前不是金吾卫统领么,什么时候改行做官差了?”
正要追问内情,忽见巩正仪伸手拭面,两行老泪滚来又滚去,已是眩然欲泣。吕应裳吓了一跳,忙把寒暄话收了回去,低声道:“巩大人,听说听说您在宫里当差时一个不巧,竟给丽妃诬为京城第一男子汉,后来后来就给皇上调去守城门了,真此事么?”巩正仪心下一酸,把手挥了挥,有气无力。吕应裳更好奇了,追问道:“巩都统,听说您看守城门时到处追打丽妃,之后便给连降二十八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传闻可是真的么?”
“姓吕的!你有完没完!”巩正仪火了,霎时握紧九环刀,大怒道:“大家都是养家糊口的人,你这般讥笑于我,是何居心?”吕应裳慌忙摇手:“没有居心,没有居心,都统大人莫要动气,大家随口聊聊而已。”
听得“都统”二字没住口的送来,巩正仪更悲了,便将九环刀重重还入鞘中,正要洒下老泪,却听“隆隆”之声大作,背后一股尘烟席卷而来,听得有人提气大吼:“让路!让路!”
快马随后而来,随时会撞伤行人,吕应裳吃了一惊,忙侧身闪避,任凭对方过去了。
吕应裳眼力奇佳,虽只一瞬间,却见马上乘客腰悬金令,全副武装,赫是锦衣卫人马飞驰而过。他心下一惊,忙道:“大半夜的,怎么锦衣卫的人还在忙?”
巩正仪叹道:“岂止锦衣卫在忙?整个京城都还没睡哪。”吕应裳心下一凛,忙来凝目远眺,这才发觉道路尽头竟有大批官差行过,诸人装束不一,或是旗手卫的捕快,或是都察院,大理寺的公差。他啊了一声,道:“这是三法司的人巩都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您可以说了么?”
巩正仪叹道:“都统二字,小人担当不起,总之吕大人欲知详情,这便随卑职来吧。”这巩正仪虽说不复当年勇,举止间其实还藏着一股官威,吕应裳喏声连连,便也跟着走了。
京师治安以永定门为界,城内归旗手卫管辖,城外则由北直隶的‘提刑按察司’统筹,总管直隶全省治安,麾下设总捕头一人,捕快若干,这巩正仪正是其中一名官差。至于先前见到的‘三法司’,指得则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三处衙门。看今夜朝廷精锐尽出,连‘锦衣卫’得人马也给调了出来,八成是在追捕什么要犯。
两人一前一后,慢慢来到了东直门大街,巩正仪停下脚来,指着面前一处官衙,躬身道:“吕大人,这就请进吧。”吕应裳抬头一看,但见面前建筑辉煌巍峨,却非按察司得寒酸破衙,不觉吃了一惊:“兵部衙门!这这咱们不是要去按察司么?怎么到了这儿?”
正要追问内情,猛听远处传来威严厉吼:“巩正仪!”吕应裳急忙转头,只见街角站着一名年轻人,身穿捕快服色,约莫二十来岁,和自己大儿子得礼差不多年纪,听他暴吼道:“巩老头!不过要你去请个人过来,怎地慢手慢脚的?给我过来!”
怒吼声中,巩正仪吓得浑身发抖,忙道:“吕大人,我我还有事要忙,您自己进去吧。”说着走到街边前,自朝那年轻捕快躬身行礼。那捕快也真凶,明明年轻小伙子一个,却对着老人家破口大骂,只不知老巩又犯了什么天条,可千万别再给降级才好。
官差再降一级,便要扫大街,扫完了大街,还可以挑大粪吕应裳怔怔愕然,正感慨人生无常间,忽然背后脚步声响:“若林,你也给请来了?”听这话声好熟,吕应裳赶忙回头去看,只见背后走上了四名男子,当前一个是官差,背后三人却手持棍棒,身穿紫云轩教头服饰,正是‘崆峒三棍杰’到了。
这三棍杰乃是崆峒长老,一姓李,一姓刘,一姓汪,只因棍法出神入化,平日便给自己昵称为‘李光棍’,‘刘恶棍’,‘汪神棍’。倚其嗜好,各有所长。
见得同伴到来,吕应裳不由松了口气:“你们也在这儿?可也是给北直隶衙门请来的?”三棍杰纳闷道:“什么北直隶?是大理寺的差人请咱们过来的啊。”吕应裳讶道:“大理寺?”李光棍道:“是啊,咱们三兄弟本在喝酒围炉,谁晓得来了两个大理寺的官差,说朝廷有急事要请崆峒长老商量,便把咱们硬请了过来。”
吕应裳越发纳闷了,不知朝廷有何大事,居然大半夜地邀集华山,崆峒两派长老?莫非发生了什么刑案不成?正猜疑间,忽然想起二字得礼情窦初开,近年来苦恋崆峒派小女侠黄巧云未果,一时之间,吕应裳浑身发冷,不觉‘啊’了一声,惨叫了出来。
三棍杰讶道:“怎么了?有什么事么?”吕应裳头痛欲裂,寒声道:“没没事,我我头有点晕”养子不教父之过,大儿子吕得礼血气方刚,镇日里红着一张小脸,东张西望,专给弟弟们做坏榜样,想起黄巧云活泼开朗,颇有几分姿色,对男子又不懂得提防,倘若儿子一个冲动,居然把人家给玷污了,这可如何是好?
这三棍杰乃是崆峒长老,平日最是疼爱黄巧云,要是发觉自己的侄女惨遭毒手,定是“乱棍来打薄情郎”的场面。届时三棍其发,薄情郎没事,却难保不把薄情郎的爹活活打死。吕应裳浑身发冷,头痛难熬,正感呼吸急促间,忽然背后搭来一只手掌,温言道:“若林,你也来了?”
来人脚步清还,竟是无声无息,吕应裳大吃一惊,急急转身过去,只见背后一人仪表出尘,仙风道骨,却是一名道士来了。吕应裳凝目去看,登时啊呀一声,长揖到地:“不知武当山掌教真人,元易道长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罪甚,愧甚。”
来人道袍单薄,双手拢袖,果然便是当今武当掌门,元易道长亲自驾临。他见吕应裳执礼甚恭,登时哈哈大小:“若林可真见外了。什么掌教掌门的?大家几十年交情了,这般生分?”说着携住了吕应裳的手,笑道:“进去说话吧,外头多冷。”
说话间背后又走上了几个道人,全是武当弟子,一个个带着夜行刀,点穴勾,浑身劲装,吕应裳心下一凛,赶忙去看元易的腰间,果然也见到了一柄三尺青锋,正是大名鼎鼎的‘武当三剑’之一:“太乙拂尘剑”。
元易功力精纯,十数年前便已是真武观数一数二的高手,待得掌门元清谢世之后,更已起练本门至高神功‘太和功’,从此跃居天下正道首脑之一。只是看他身分如此之高,今夜居然也带着刀剑出门,想来必有大事。
吕应裳更担心了,忙拉住了元易,忙附耳问道:“道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您可曾耳闻?”元易笑道:“你这做官得倒还来问我?这衙门里的事,不该归你管么?”这天下衙门何止万千,吕应裳又非九五至尊,岂能样样知晓?他苦笑几声,头痛欲死之中,便给元易拉进了衙门。
来到了兵部前厅,吕应裳不觉又是一惊,只见衙门里挤满了人,或和尚,或道士,或剑客好汉,只见峨嵋掌门严嵩到了,点苍掌门海川子到了,湖北阮家的阮元镇到了四下人声语嚷,宛然便是场武林大会。
时在子夜,本该是梦周公的好韶光,众高手却撑在这儿熬冷风,看四下满是苦中作乐之徒,有赌骰子的,有打马吊的,还有提葫芦饮酒的,可说应有尽有。只是看众人神色悻悻,哈欠连连,想来也是给人从暖被窝里硬挖出来的,却不知是那‘洪捕头’所谓,抑或哪个衙门传召,总之朝廷一会儿若没个交代出来,群情激愤下,难保不把公堂掀翻了。
众人穷极无聊,各自消磨时光,官差们倒是忙碌不休,只见他们提了大茶壶,来回替宾客斟茶,模样虽说恭敬,却仍挨尽了白眼。元易叫住了一名官差,道:“这位差大哥,究竟此间发生了什么大事,您可否先说说?”那官差陪笑道:“道长别急啊,这会儿人还没到齐,等大伙儿都来了,咱们洪捕头自会当堂面向您禀报。”
“等人到齐?”三棍杰互望一眼,讶道:“你们还等谁啊?”那官差忙道:“洪捕头吩咐下来,要咱们务必请到少林寺的灵音,灵玄,灵如几位大师,还请几位大侠耐心等候。”说着替吕应裳等人取了热茶,一一奉上。
少林寺乃是武林的泰山北斗,门人遍布五湖四海,实力极为雄厚,元易虽是武当掌门,声势却也不能与之相比。他待官差远走了,便拉来了吕应裳,附耳问道:“这洪捕头是谁?”
吕应裳沉吟道:“这人好像叫做‘洪铭冲’,过去曾在长洲当差,我也不怎么熟。”
吕应裳朝廷人面极广,上起国丈宰辅,下至衙役僚吏,多半与他相熟,若连他也认不得这个‘洪捕头’,想来此人定是名不见经传之辈。
元易道:“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咱们也坐下歇歇。”说着提起茶杯,便在厅内拣了地方坐下,其余武当门人则来到他背后,各按班辈站定。
兵部衙门里人来人往,看官差们来往走动,哥哥面色凝重,好似有什么大事。可真来追问,一个个又都推称不知。吕应裳越看越是心惊,就怕儿子犯行重大,不只奸污了黄小女侠,尚有其他重案在身,也是他父子连心,一时坐立难安,便在衙门里四处走动,打算找几个熟人探听。
吕应裳是开封府清吏司的大使,国曾为着职务的缘故,自也曾来过兵部几回,认得里头不少文员。他一路避开了武林人物,正想朝内厅转去,忽见东首照壁处高悬一张地理图,形制巨广,长宽各有八尺,他心下一凛,赶忙驻足细看只见那图西起潼关,东至运河,左右掉反,正是一张‘京畿防卫图’。
此地乃是兵部衙门,若有‘京畿防卫图’高悬照壁,自也无甚奇怪,只是不知为何,那地理图上却标满了小小红点,沿潼关望东散布,越近河北,越见密麻,堪堪来到京城西南处,竞尔成了一滩大红斑,仿佛脓伤流血,教人怵目惊心。
吕应裳满心错愕,他朝地理图走近几步,凝目来看那块血红印子,却见一旁写着两个小字,正是“霸州”。
“霸州?”吕应裳喃喃自忖,只觉这名字好熟,仿佛在哪儿听过,一时却又想不起来,正迷惑间,忽听背后脚步声响,一人嚷道:“若林!原来你在这儿!”
吕应裳是老江湖了,到哪儿都会遇到熟面孔,他回首去望,这会儿却是点苍掌门海川子来了。只见他携了两名师弟上前,一个是玉川子,另一个有些面生,好像是叫黑川子。正瞧间,冷不防海川子一个箭步上来,附耳道:“若林,听说那事了么?”
吕应裳胆战心惊,他望着地理图上的‘霸州’二字,脑海中却又浮起大儿子奸淫妇女的景象,百哀齐至中,身子不由微微发抖,寒声道:“我我儿子失风被捕了么?”
“你儿子?”海川子愕然道:“令郎又干了什么好事?”吕应裳松了口气,晓得事情多半和儿子没关系,忙道:“没什么,没什么,道兄有何大事?便请说吧”海川子生性小心,他左顾右盼一阵,方才压低了嗓子,道:“我跟你说啊,皇上明晚就要召见八世子了,你知道么?”
听得“柿子”二字,吕应裳脑袋有些转不过来,不免茫然道:“柿子?什么柿子啊?”
海川子嘿地一声,还不及责备,一旁的玉川子,黑川子早已嘻嘻哈哈:“亏你们华山还收了‘川王世子’当徒弟,消息这么不灵光?咱们说得是‘立储案’的八大世子啊!”
‘立储案’三字一出,吕应裳立时双眼圆睁,骇然醒觉:“什么?皇上要召见八世子了?怎地这么快?”
玉川子笑道:“是啊,何大人也是这么说。今晚咱们在他府上喝酒,席间他一个不留神,便漏出口风啦,听说皇上给大臣们催得烦了,已经答应要在明晚召见八世子,瞧瞧他们得人品资质”海川子更不望补上一句:“除了人品资质,还有学问武功喔,听说皇上最爱看人比武了,到时他老人家一个兴起,说不定要八世子当场比个高下,那可大大精彩了。”
想起那颗“小柿子”,吕应裳头上青筋隐隐抽动,疼得连话也说不出了。
这一年来为得‘立储案’之事,朝廷上下暗潮汹涌,人人请了武林高手出马,这玉清观因着国丈之故,便也收了‘川王世子’朱载志为徒。只是此子资质奇差,性情顽劣,不堪教诲,现下连剑法也还没学上一招,万一明日正统皇帝一个兴起,居然要他露个几手,届时却该怎么办?
海川子见他浑身发抖,忙附耳道:“若林,你也赶紧准备准备吧,听说这回‘徐王爷’找了少林群僧助阵,‘徽王爷’也有峨眉山白眉老人白云天撑腰,不过你最该小心的,还是丰王世子载怀”听得此言,吕应裳不觉啊了一声,道:“载怀?他他武功很强么?”
海川子叹道:“我前天亲眼所建,这孩子已经练成了‘松鹤心经’,你说他强是不强?”
“对啊”吕应裳张嘴寒声:“我怎给忘了?元易老道是丰王爷的心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