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离间计(2 / 3)

娇娇倚天 清茶淡饭 2054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徐寿辉转身对众人说:“这就是背主的下场!赵普胜的军队今后本王自领,大家勿忧。今后但有生异心者,当以赵普胜、邹林为戒。”

军中人人侧目,不敢正眼看徐寿辉。

消息很快传到张无忌中军帐,张无忌和部下将领弹冠相庆。

张无忌笑对刘基说:“又让我们不幸言中,徐寿辉果然一石两鸟,连邹林也除掉了。”

刘基说:“这正合主公之意呀,省得对这样的小人提心吊胆。”

张无忌趁劲敌赵普胜死去的机会,令徐达轻而易举地攻取了枞阳水寨。徐寿辉惊失这一前沿阵地,亲率大军出安庆,实际是想夺回池州。刘伯温早看出了这步棋,张无忌急调常遇春、蓝玉会同徐达共同抵御徐寿辉,并为他们设计好了战术,以五千兵力守城,以一万人作伏兵埋伏在九华山,等敌军到了池州城下,伏兵起,截其后路。

刘基怕徐寿辉不上当,令徐达仍做出攻取枞阳的样子,但速度要放缓,暗中派常遇春去设伏。

徐寿辉上当了。他也在声东击西,以一部分兵力大张旗鼓去夺枞阳,自己却率精兵奔袭池州,自以为得计,却不想早钻入了张无忌的。

徐寿辉率军来到池州城下,忽然一声炮响,城门洞开,伏兵尽起。蓝玉纵兵从城中杀出,席卷而来。徐寿辉忙拍马来接战。蓝玉抖擞精神,缠住徐寿辉,杀得徐寿辉汗下如雨,节节败退。看看士兵队伍已被切成数段,正遭杀戮。徐寿辉大叫一声:“快鸣锣退却。”

锣声在城外旷野震荡,徐寿辉已退至九华山了,前面常遇春又率伏兵加入攻击。徐寿辉好不容易被几员将领救出,杀出重围,正待后撤,徐达又从枞阳方面回师,截住厮杀。徐寿辉落荒而走,跟随的不过几十人而已。

池州城下遍地尸体,遍地是丢弃的辎重,徐寿辉的降卒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黑压压一大片。

常遇春和徐达、蓝玉等人骑马过来,蓝玉说:“哈,抓了这么多降卒,有三五千吧,怎么处置?解散还是编入我军?”

常遇春说,徐寿辉的部下都是顽寇,不可留,他主张全杀掉,省得麻烦。

“不可,”

徐达说,“主公一再申明,不嗜杀者得人心,既已投降,杀之不仁,日后谁敢来降?你就不怕主公怪罪吗?”

干脆,常遇春说来个先斩后奏,不必禀报,杀了再说。

徐达说:“那更不行了。背着主公杀降,这罪过更大,你又犯老毛病了。你一定要杀,我派人去禀报主公,他有令才杀得。”

常遇春只得说:“好吧,派人去禀报好了。”

徐达走后,蓝玉问:“怎么办?”

常遇春说:“徐达那年挨了一回军棍,胆小如鼠了;我不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去拉队伍过来,杀!”

蓝玉响亮地答应一声,驰马离去。

张无忌从外面进来,他已得到了捷报,对刘基说:“先生神算,徐寿辉兵败池州,折损了几万人马。”

“恶仗还在后头。”

刘基说此役没伤着徐寿辉筋骨,伤了点皮毛而已。

不一会儿,吴良拿信进来:“禀主公,这是徐寿辉派人送来的信。”

张无忌看了刘基一眼。刘基笑道:“必是来求和的。”

张无忌抖开信看过,说:“果然。他说池州之战是一场误会,是巡边者挑起的偶然冲突。”

刘基说:“好啊,他装傻,我们也装糊涂,但不能不防着他一手。”

这时一个偏将进来,报告张无忌,徐将军、常将军让他来请准杀降的事。

“杀降?”

张无忌吃了一惊,“为什么要杀降?这还用请准吗?向来不准杀的呀。”

偏将解释说,常将军认为,这五千多俘虏都是徐寿辉的悍兵,轻易不降,招降后恐有后患。

“那也不能杀。”

张无忌说:“传我令,把这些降卒放掉,不愿走的可收编入我军中。”

偏将说:“是。”

刚要走,刘基意识到这事不那么简单,他说:“也许明公到场,才可避免一场杀戮;你不去,这五千士兵肯定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