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部落大家都是姓一个姓,只能证明是同一个部落起源。
但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一个人生很多孩子,一个孩子又生很多孩子,这时候就有点混乱了。
于是就有了“氏”。
简单点说,这个氏是可以非常轻松的找到某个共同祖先的。或者说,“氏”代表着原始族群进入了父系社会。
“氏”是姓的一个分枝,它是源于父系分出去的符号。
那么人们靠什么来确定氏的呢?首先是从上层贵族开始的。
黄帝因长居姬水而姓姬,然后生了一群儿子。
再然后,把这些儿子分封到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等地。
那这些儿子就是姓姬,氏吴、鲁、燕、卫、晋、郑、曹、蔡等等。
然后这些儿子又生出了许多儿子,这些孙子们渐渐就以吴、鲁、燕、卫、晋、郑、曹、蔡这些氏为姓了。
仅仅在先秦时代,姬姓演化出多个分支姓氏,如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族姓氏的起源。
好了,现在就要从黄帝讲起了。
黄帝的第二个儿子叫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