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微微一笑:“这个太后,也太有些想当然了。
她不会真的以为本侯是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臣子吧?”
说这句话的时候,赵括的双眼之中闪烁着明显的光芒。
赵括的两份奏章在两天之后就抵达了邯郸。
太后看着面前的奏章,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继续镇北疆?
这个赵括,还真会想!”
就坐在太后身边的少年赵王有些不爽的说道:“这个武信君怎么如此大胆,连母后的话都不听,莫非是想要犯上作乱不成?”
少年赵王正处于青春期的最早期,这个时候的他真正的三观还没有建立起来,脑海之中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
对于赵王来说,不听话?
那绝对就是大恶人没跑了。
看着一脸愤怒的赵王,太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事情倒也没有这么夸张,这是赵括在向老妇示威呢。
罢了,就卖他一个好吧。”
想了想之后,太后提笔,分别下达了两份诏令。
“李斯、韩非为国有功,封中大夫!”
写完这两份诏令之后,太后对着宦者令道:“这两道诏令记得抄录一份副本送去大同城给武信君。”
赵王明显有些不满,道:“母后,我们才是主君,怎么能向武信君这样的臣子让步呢?”
太后摇了摇头,道:“王儿啊,这不叫让步,而是叫做互相尊重。”
当初太后突然将赵括派去北方,再加上后来的东胡之事,实际上是阴了赵括两手。
因此,当赵括含蓄的表达不满之后,太后就必须要补偿这当初的两手阴招,这样才能够让赵括满意。
赵王道:“若是我们就是不补偿呢?”
太后脸色变得严肃,十分认真的说道:“那样一来就会引发真正的君臣失和了,王儿你将来一定不能这么做,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