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兵马到了东胡郡,这一仗早就已经打完了,那还有什么用?
两万五千兵马那是武信君自己的选择,既然他觉得带这么多兵马能赢,那么就让他打着便是了。”
庞煖怒道:“武信君确实是经常以少胜多,但如果每一次都让武信君以少打多,天下人会不会觉得我们大赵居然连这一点点的兵力都拿不出来,看轻了我们大赵?”
庞煖的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的脸色都有些变了。
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赵括的兵力问题,但里面可是有着隐藏意味的。
身为天下第一强国的赵国,为何偏偏在赵括这边就每次都让赵括以少打多呢?
如果让其他诸侯品到了这个情况,将来会不会借此做什么文章?
乐乘第一个反应过来,直接反驳道:“简直是岂有此理!出征的时候如果武信君觉得兵马数量太少,他完全可以向太后继续申请更多兵马,难道太后还会不给不成?
如今都已经马上就要开始决战了,在这个时候再争执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都已经来不及了!”
庞煖呵呵一笑,盯着乐乘道:“有些人,为了搞政治斗争连国家利益都不顾了,简直可笑!”
乐乘心中有些发虚,但脸上依旧是一副不甘示弱的表情,反驳道:“有些人天天就知道指责其他人,像疯狗一样不是咬这个就是咬那个,真是可笑!”
双方之间争执不断,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太后也是颇感无奈,揉了揉太阳穴,道:“其他诸卿也发表一下意见吧。”
所谓的“其他诸卿”,其实也就是平原君和蔺相如两大巨头。
蔺相如有些犹豫。
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蔺相如其实是非常支持立刻给赵括增兵的,因为这才是最能确保胜利的手段。
但偏偏如今旗帜鲜明反对增兵的乐乘就是蔺相如的盟友,这就让蔺相如的立场变得尴尬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蔺相如才叹了一口气,道:“回太后,老臣觉得大司马说的是对的。
若是东胡郡方面真的有增兵的需要,武信君早就会上奏章回邯郸了。
如此既然武信君并没有上奏章,那就证明整个东胡郡的战事还是在武信君的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