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比赛之后,剩下的二十八个人中,总体成绩排在二十八个人中前二的,晋级决赛。
剩下的二十六个人,会再进行一轮比赛,获得前二名的选手,同样也可以晋级决赛。
最终得到晋级的八位选手,会进行决赛圈的比拼,角逐本次世界水上竞速赛冠亚季军的称号。
其次,是赛制的不同。
第一轮的四组比赛,被称之为冲刺赛。
冲刺赛阶段,每一名水上竞速运动员和自己的小精灵,都只能依靠小精灵本身的力量,去进行比赛,比赛的过程中,不允许使用绝招,但可以激发特性。
最终,用时最短的人获得胜利。
第二轮,淘汰赛,又称耐力赛,是第一轮比赛后,既没能获得优胜,排名又不足以挺进决赛圈二十六个人和他们的小精灵,进行比拼。
比拼的方式和第一轮相似,都不能使用绝招,只能依靠小精灵本身的力量。
不同的是,第一轮的赛道有限制,在规定的赛道范围内,用时最短的获胜。
而第二轮淘汰赛不一样,赛道长度没有限制,比赛时间没有限制,二十六个选手同步出发,游不动的选手自动淘汰,比拼的就是耐力,谁能笑到最后,谁就能晋级决赛。
当然,能够挺进世界水上竞速赛的运动员和他们的小精灵,实力都没得说,至少耐力方面都不差。
比如凌沐的巨牙鲨,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就算是在海面上持续游上一整天也没有问题。
比赛的时候,自然不会这样无限制的游下去,否则运动员撑得住,观众都撑不住了。
因此,为了增加比赛的紧迫感,在淘汰赛中有一个规定,当比赛持续五分钟后,第一和最后两个选手之间的赛程距离超过一定的数量,就算是还有力量,也会被淘汰。
每五分钟,间隔的距离就会被缩减,因此,为了防止自己因为距离被拉开太大而被淘汰,虽然是耐力赛,但很多时候,并不会给选手真正展示耐力的机会。
这是一场,在耐力赛上全力爆发的比拼,因此,很多时候,就算是最终从第二轮获胜,脱颖而出,也会因为损耗了太多的体力,导致在决赛的时候发挥不利。
水上竞速赛诞生这么久以来,只有一个人,从淘汰赛中挺进决赛圈,然后获得了最终优胜。
最后,就是决赛圈的比赛,采用的“双碍”赛制。
“双碍”,指的是障碍与阻碍的意思。
障碍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最终比赛的赛道,会出现其他比赛中常见的那些赛道陷阱,比如漩涡,比如海浪,比如突击等等,多种多样,防不胜防。
阻碍,则是世界级赛事才有的特点,在世界水上竞速赛中,对于小精灵绝招的使用限制,也大大的放开了。
首先,对绝招的使用,从地区赛事的三次,提升到了十次。
对于瞬息万变的比赛而言,几乎是不限制使用绝招。
更关键的是,允许利用绝招,对其他的选手进行不造成伤害影响的阻碍。
意思很简单,不能用绝招直接攻击选手和小精灵,但能够利用绝招,影响对方的比赛状态。
比如用烟雾阻碍对方的视线啊,比如用冲浪加大对方前进的阻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