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账两万两(1 / 3)

我是崇祯四皇子 玉召 1240 字 2021-03-0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漳水之畔,万里无云,艳阳高悬。

赵州城,南门忽然大开,涌出一伙人马,这队人马约莫一千多人,拥着二十多辆大车,从赵州城南门不紧不慢的赶了出来。

为首一人,正是当今大顺李皇帝钦点的十六道押银官之一的李齐木,乃是正四品威武将军。

算起来,此人还是李皇帝远亲。

而他身后,则是六百多人标营,并着四百多人的力夫伙夫等。

至于他们所押之物,则是满满二十多车的白银,都是从明京畿之地四处搜刮追缴来的。

李皇帝定都西安,又听闻顺天府气数已尽,龙脉尽去,不适合做国都,故而自攻破京师后,不几天的功夫便开始组织人比饷,抄家,搜刮,运银,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其实像这等肥差本不是李齐木这等没有战功在身的将领可以染指的,只因他投胎投的好,成了李皇帝的远亲,这才轮到他升官发财。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便是他这种人物。

不过在普通人眼里,这等肥差仅仅“肥”在沿途可以吃拿卡要,又无甚危险而已,毕竟虽然押着一车车的银子,可是却有点验文书,若是偷拿一锭银子,必是要被砍掉脑袋的。

但在李齐木眼中却是不同,这个肥差可真是肥了去了!

你要问如何肥法?

那自是熔银掺假、废铁换银之法。

李齐木未起事时,乃是铁匠出身,干的是补锅打铁的营生,主家拿来废铁废铜,请他熔了,再倒进模具里,制作各种生活用品。

他在那时便尽干些缺斤少两的勾当,这次在李皇帝手中请下这个活计,自是如鱼得水,重操旧业。

不过向这种监守自盗的行径,李齐木从来不认为自己这是在做错事,反倒自鸣得意的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

想他远亲李自成本为驿卒,都自称为李耳之后,他一个铁匠,又岂是平凡之辈?

须知汉高祖刘邦乃是亭长出身,刘皇叔还是织席之辈,前朝太祖高皇帝,还是念经的和尚,尚不如自己呢!

李齐木内心很得意,即升了官,又发了财,还没有人能发现他的手段,简直不要太顺。

每一趟押运银子,李齐木大概能得几万两的银子。

算上这次再收入几万两,李齐木已然是有几十万的身家了,比军中一些李自成封赏的侯爷还要富。

当然,若不是每次还要分点给自己的几个亲信,李齐木得的还能更多,但是李齐木虽然贪婪,却很懂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