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单车变摩托(3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2688 字 12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猴票”的身价已经能够折射出整个邮市的行情,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和典型性。</p>

但正因为如此,宁卫民此时也根本不再往外卖猴票了。</p>

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他拿出猴票只跟别人换。</p>

他的价码很明确,两张猴票换一套“梅兰芳舞台艺术”、“最新指示”、“领袖诗词”、“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p>

四方联换“祖国山河一片红”,“梅兰芳小型张”。</p>

三个四方联换“大龙”和“民国五珍”。</p>

至于赚钱,他只拿鸡票和狗票在市场上配合猪票的操作手法来进行对倒。</p>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p>

其一是宁卫民用猴票能换到这些真正的稀缺筹码。</p>

其二是用猴票和这些珍稀票形成对标,更加确立了猴票的市场地位。</p>

让猴票变成邮市里的“美元”。</p>

其三就是这种兑换方式,可以锁定筹码。</p>

虽然他不断往市场散发猴票,可别人拿邮票换来的,是绝不会出手卖的。</p>

这同样有利于猴票价位的稳固性。</p>

甚至宁卫民都不怕别人不动心。</p>

因为在他的心里,给猴票预定的价位是年底摸到百元的价位。</p>

让八十年代的猴票,价钱上对标九十年代,提前十年爆发。</p>

可想而知,当邮票藏家们看到猴票一天天的上涨,直至翻倍,会是一种什么心情。</p>

就这样,宁卫民开始用他手里的散票,丰富自己的收藏。</p>

暂时没多少人愿意换不要紧,反正他笃定了自己,很快就应该能够变成一个邮品大家了。</p>

另外不得不说,有了车,不缺人手,还有一个大大好处。</p>

那就是宁卫民许多事儿已经不用亲力亲为,而且他的胳膊可以够着的地方也更远了。</p>

像每个周末,他自己留在京城,却可以挨个把这些高层派到京城周边城市和乡镇的邮局里。</p>

让他们进行铲地行为,地毯式搜索,大量低价收购低于市场价的邮品。</p>

千万别忘了,这个年头啊,既没有手机,也没有互联网,通信手段十分落后。</p>

一座城市的邮票价格与另一座城市的邮票价格也往往是参差不齐、有高有低的。</p>

邮票信息的流动十分缓慢,邮票价格的变化也需要时间。</p>

而全国只有四个邮票市场,主要的价格还得看京城。</p>

那不用说,买到的是地板价,等回到了京城邮市,可就是天上行情了。</p>

就为了这个,宁卫民的这帮同事们,无不拿出了起早贪黑的精神。</p>

从东捋到西,从南扫到北。</p>

把所有中小城市甚至县城里集邮公司柜台里,有点价值的邮品都抢购一空。</p>

说白了,宁卫民简直变成了一个藏在海底的大王乌贼啊。</p>

在他居于幕后的指挥下,所有人的资金往一处使,劲儿往一处使。</p>

邮市就这么叫他们这帮人给折腾起来了。</p>

邮市上的人们,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做“炒作”,什么叫做“坐庄”。</p>

头一个月前,低价把筹码转让的那批人,简直没悔的拿脑袋去撞墙。</p>

总而言之,宁卫民一伙人手中的筹码价值,每天都在节节往上攀升。</p>

领涨的品种越发凸显在生肖票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生肖票的收藏价值。</p>

被他拉进来的那些人,第一次尝到了炒作的甜头。</p>

当然,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就因此越发牢固了。</p>

大家最开心的事情是每天下午下班,因为可以开车一起去邮市了。</p>

往往总公司那边会提前半小时打个电话来斋宫,要开车来接宁卫民。</p>

宁卫民要表示不想去,电话那边,一准儿会传出七嘴八舌的恳求来。</p>

“别介啊,没你坐镇哪儿行啊?”</p>

“大家都等着你呢,去吧,完了事咱们喝酒去!”</p>

“对,你找地儿,我们请你!”</p>

“哎,卫民,赶紧出来吧,要不大家又该对你有看法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