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玉露霜(2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3050 字 12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宁卫民还想过借“贿赂”米晓卉来传话,可一样是没成功,甚至就连这小丫头也给得罪了。</p>

米晓卉很不高兴的回复,说自己挨了姐姐一通呲儿,以后再不敢吃宁卫民的雪糕了。</p>

合着压根就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啊。</p>

谁说抬手不打笑脸人啊?</p>

宁卫民那颗滚烫滚烫的心,就被米晓冉的冷淡给撅得“咔吧咔吧”的。</p>

不用说,屡屡碰壁,让他是真发愁了。</p>

照这样下去,他想挪地址的事儿恐怕还真有要黄的苗头。</p>

更关键是他没时间等,他也明白这种事儿需要时间,最好等米晓冉心情平复再说。</p>

可问题是杂志最多再有两天要去印刷了,他要不跟米晓冉真正说死喽,工作也没法展开啊,这期可又错过去了。</p>

还好,他最后又想出了一个辙来——打电话。</p>

这年头人们是没有手机,可有座机啊。</p>

虽说整个京城的电话普及率并不高,只有百分之四而已。</p>

可几乎每两三条胡同,就有一台公用电话。</p>

只要把电话打过来,人家管叫。</p>

不得不说,宁卫民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p>

因为电话往往意味着公事、要事和大事儿,米晓冉不可能不上钩。</p>

而且这种方式也很隐秘。</p>

除了接电话的米晓冉,没人知道是他打的,那不好意思和让人误会的顾虑,也就不存在了。</p>

更何况米晓冉即使不愿意给他面子,总得给七分钱电话费面子啊。</p>

这时候的电话还是双向收费的,跑次腿儿,还得额外收费三分钱呢。</p>

既然人都来了,钱就得交。</p>

不说两句就挂,这不是胡同里长大,勤俭持家的米晓冉干得出来的事儿。</p>

果不其然,宁卫民终于成功和米晓冉通上了话。</p>

“喂,您……是哪里……”</p>

电话中,米晓冉的声音很紧张,充满了游疑不定。</p>

可见这通电话是有威慑力的。</p>

“是我呀,宁卫民……”</p>

“啊?怎么是你?”</p>

米晓冉一下叫了起来,被愚弄的感受让她十分火大。</p>

“好啊,你……你搞什么鬼呢?在耍什么阴谋诡计?你怎么就跟个特务似的……”</p>

“别别,你别这么说我啊,我是人民,可不是敌人。”</p>

“哼,你是不是敌人,我说了算。干嘛戏弄我?你这个大坏蛋!”</p>

米晓冉会生气,这原属于意料中的事情,宁卫民也没指望人家能好声好气。</p>

不过他自认为自己的口才也算出众,只要米晓冉肯听他说,事情也就有了转机。</p>

“哎呦,小姑奶奶,千万别误会。我不是戏弄你,是想跟你道歉,我可什么方式都试过了,这也是最后一招了。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嘛。你应该不是那么小气,连个道歉的机会都不给我吧?”</p>

激将法奏效,米晓冉终于吐了活话儿。</p>

“那好,有话你就说吧,我听着呢……”怎么就这么巧啊!</p>

从小厨房钻出来,居然正撞见了提前退席的罗大婶儿和玉娟嫂子。</p>

点令宁卫民和米晓冉都始料不及。</p>

我们的社会,对于男女交往可是一向比较敏感的。</p>

虽说眼下有些风气松动了,但还是没改变众口铄金,舌头根子底下埋死人的本质。</p>

所以后果也是他们难以承受的。</p>

米晓冉几乎是现场被臊走了,宁卫民也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之感。</p>

俩人无不为此尴尬至极,懊恼不已。</p>

关键是冤啊!</p>

因为他们真是清白的,连半点儿女私情没有。</p>

之所以会在罗家的小厨房里进行密会,可不是谈情说爱。</p>

那主要是因为宁卫民成功打发走了那位“实地考察”的,把五块钱拿到手之后。</p>

看到米晓冉惊奇无比的神色,又灵机一动,想要拉米晓冉入伙儿。</p>

他觉得既然这姑娘知道了,那为了保密,为了方便,倒不如干脆就把收信地址改到重文门旅馆去的好。</p>

如果让米晓冉来代收信件,实际上比求康术德帮忙还方便呢。</p>

别忘了,老爷子也是白班、夜班轮着上。</p>

信件隔半个月就会有落在别人手里的时候,这哪儿行啊?</p>

而且老爷子可是临时工,说不准哪天就让玉雕厂给辞了。</p>

那连个“不”字儿都说不出来,就得卷铺盖走人。</p>

反过来,米晓冉就不一样了,她不但是重文门旅馆正式职工,每天还都是长期固定的早班。</p>

邮差基本是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来旅馆,这两趟她都够得上。</p>

兹要她愿意,是不会有人跟她抢跑腿儿的活的。</p>

她来办这事儿,几乎算得上万无一失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