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弄潮儿(1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2439 字 12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江家的能量还是很大的。</p>

年京不知道江惠是怎么跟岳父说的,反正老头子这次上了心,动了真格的。</p>

才不过一周的时间,就让年京如愿以偿,成功升迁。</p>

尤其事先找年京谈话时,江父颇为赞成他的观点。</p>

同样认定时代已经变了,旧有的东西在褪色,未来的演变,注定将以经济基础说话。</p>

所以江家没有安排年京继续坐办公室,留在大机关。</p>

而是借着现今四处成立公司的风气,也让他和江浩走同一条路,借助城建公司的资源去商场开拓。</p>

让他也能在改革的浪潮里去当个有实际权力的迎浪而上的弄潮儿。</p>

又过了五天,城建公司的总经理让秘书把年京叫到办公室里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p>

之后,城建公司成立一个搞商贸子公司的决定和任命年京的委任状就同时正式下发了。</p>

秉承着扶上马还得再送一程的原则,公司对年京很照顾,给他的扶持力度不算小。</p>

无论资金还是人手、甚至连第一笔买卖,全是现成的。</p>

启动资金是二十万。</p>

年京的公司成立账户当天,这笔钱就划到了账上。</p>

人员方面,除了公司的副手是总经理安排来养老的人,会计跟年京原来的处长沾亲带故。</p>

其他的人,无论从公司内部挑选或是外聘,年京大可以自己做主。</p>

那笔白得的买卖也相当甜,其实就是城建公司下一个项目的钢筋采购业务。</p>

价钱、数量、标准都已经落实好了,完全是张嘴就能吃到的肉。</p>

年京只需和厂家对接好运输和存储问题,然后再让钱在账目上溜个弯儿,他就能立地赚五万多块。</p>

这就是国有经济的好处。</p>

于是摇身一变,年京成了个体面的官商。</p>

既满足了权力欲,也落着了实惠,他的人生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p>

至于江父为亲生女儿做的安排更令人拍案叫绝。</p>

老头子居然让江惠从物资局转到了银行系统。</p>

一开始年京还对此极其不理解。</p>

因为江惠去的不是什么大银行,只是城郊的农村信用社。</p>

就是也按级别来看,江惠一个有国家干部正式编制的科长,去了只当个办公室主任。</p>

连平调都算不上,实在是有点亏。</p>

哪儿知道老头子是这么想的。</p>

他说做买卖永远离不开钱,就如同行军打仗离不开粮草。</p>

没有钱,再好的买卖看着也做不了。</p>

有了钱,即使暂时赔了,也能从别的买卖上赚回来。</p>

信用社也有信用社的好处,贷款的审批会比大银行更方便。</p>

今后儿子和女婿在商场打冲锋,他们之间不但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帮扶。</p>

江惠还能稳定他们的后方粮草问题,给予最大的助力。</p>

这才是真正的铁三角。</p>

所以当年京弄清楚了这件事的玄妙之后,他也不能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p>

尽管老头子一贯以来对待他冷漠,但老头子看问题既准确又长远,他实在无法不钦佩。</p>

而实际的生活变化更让年京感慨万千。</p>

走出了大机关的办公室,进入到各色人等充斥的商海里。</p>

年京立马感到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了,视野也开阔了。</p>

他开始接触他以前不可能接触的人,开始为以前不敢想象的事儿拍板,开始感受以前曾令他妒忌的被人尊敬……</p>

开始面对他的第二次心里超越。</p>

到底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