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洗盘(1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1937 字 12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1984年10月1日,京城举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阅兵仪式。</p>

堪称世界瞩目!</p>

不仅全国的老百姓,都在通过电视机、广播电台,收看和受听现场直播。</p>

受邀前往天安门广场的外国媒体记者,数量也刷新了记录。</p>

要知道,共和国距离上次大阅兵已经间隔了十五年。</p>

而且这一次阅兵,正处与我国和英国就港城回归一事,谈判内容草签之后的关键窗口期。</p>

与此同时,共和国的南部边陲又不得安生,正与一小国屡屡发生军事冲突。</p>

自然有许多国家想要借此进一步了解共和国的军事实力。</p>

共和国没有让世界失望!</p>

当天早上五点,参与阅兵的战士们就早早起床集合,来到天安门附近进行准备工作。</p>

上午九点,一千人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开始吹奏军乐,阅兵式正式开始。</p>

然后由一万多名部队指战员组成的四十二个地面方队通过天安门。</p>

由于许多部队都参加过实战,是从战场上下来的。</p>

哪怕隔着电视屏幕,都能让人感到军容的肃杀之气直面冲来。</p>

机械化方队同样展示了战略导弹等多种武器。</p>

要知道,这些武器可都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已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p>

阅兵结束后,又轮到展示各条战线辉煌成就的群众游行开始。</p>

在游行队伍中,有“联产承包好”的标语车、有“中X中X一号文件”的模型彩车,也有刚刚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方队。</p>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一幅“小平您好”的横幅突然展开。</p>

大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敬意。</p>

这一天,阅兵仪式结束后,由天安门那边放飞的彩色气球,几乎让全城的人都看见了。</p>

那漫天的气球,飘飘悠悠,一时将首都的天空映得五彩缤纷。</p>

全城的孩子们跳着脚喊着,笑着。</p>

大人们也说,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样的景儿。</p>

总之,这次大阅兵举办得很圆满,很理想,可谓恰逢其时,完全取得了预计的成效。</p>

既提升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和信心,有效的敲山震虎,震慑了国际上的宵小之徒。</p>

也给世界各国彰显了共和国正逐步走向欣欣向荣富强之路积极形象。</p>

甚至国庆节过后不久,我国在经济领域也有了大动作。</p>

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p>

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p>

决定也明确说,今后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企业。</p>

于是一批国有企业在领了“尚方宝剑”之后,开始直接进入市场竞争。</p>

正是在这个时期,潘宁了成立珠江冰箱厂,开始生产“容声”牌冰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