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谈(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除了胡宗宪之外的三人齐齐看来,钱渊浅笑举起茶盏抿了口,并不答话,这是事实,胡宗宪此人于国有功,但最终因朝争而败,还因为一道无人相信的矫拟圣旨而自杀,留下那句“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如郑若曾、王寅希望钱渊入胡宗宪幕府,更多的在于他们希望钱渊能沟通朝中,而沈明臣却是希望钱渊的存在能给胡宗宪留一条后路。

其实这是符合历史实情的,胡宗宪自杀后,就是沈明臣为其奔走喊冤,为其撰写碑文,幕府中他是最佩服胡宗宪的,这和沈明臣是宁波人有很大关系。

对这些钱渊心里都有数,他放下茶盏,笑着问:“说的不清不楚,那重金到底是送给谁了?”

“汪直和徐海有甚区别,还是你说与我的,你说送给谁了?”王寅笑骂道:“不过汪直对此没什么太多的反应,说起来如果是送给徐海,说不定能起到些作用。”

“徐海如蒙古人,只要有银子,什么都肯干。”沈明臣随口应了句。

郑若曾摇摇头,“汪直不是不喜欢银子,他想的是开海禁通商。”

“但这是绝无可能的。”王寅一边说一边看向钱渊。

“短时间内绝无可能。”钱渊点点头,“倭寇不灭,朝中决不允许开海禁,更别说通商了。”

“再说了,吃一堑长一智,当年沥港是怎么被毁的?”

“汪直总不会傻到还相信东南官府的承诺。”

钱渊手握空空的茶盏,沉思片刻后道:“早在前年,在下就说过,汪直和徐海非一类人,汪直可控,徐海难制。”

如今两人内斗,对于东南来说有利有弊,多了些时日编练新军,但一旦一方彻底败北,另一方吞并败者,必然实力大增。

不管是想从中渔利,又或提前预备,打探军情乃重中之重。

但要明确的一点是,汪直可存,徐海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