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真相(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事情的脉络已经非常清楚了……至少钱渊看的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了。

赵贞吉在二月二龙抬头偶然撞见了汪直? 抓捕后将其送到杭州府衙大牢中,可能还故意泄露了消息。

无论什么理由,消息传出去,汪直部下如徐碧溪、毛海峰等人定然要举兵起事,两浙倭患再起? 朝中就有足够的理由弹劾胡宗宪了。

什么两浙倭患渐息,显然是胡汝贞虚报军功? 蒙蔽圣君!

纵使事后胡宗宪查清其中渊源也没用,事情已经发生了? 的的确确两浙倭患再起,就算嘉靖帝心知肚明也没用……在这位皇帝心中? 他只会认为? 你胡宗宪没完成任务。

的确? 这次赵贞吉入浙不是针对钱渊通商事,他的目标是胡宗宪。

但赵贞吉在无法寻找到胡宗宪的弱点后,采用了最为直接的方法……搜捕汪直,甚至砍下汪直的脑袋,引得浙江大乱,以弹劾胡宗宪,乃至矛头直指胡宗宪身后的严嵩。

钱渊不禁在心里琢磨,原时空会不会也是这样,王本固的确是徐阶的人,会不会是他刻意诱捕汪直,引的浙江大乱,新倭群起……

这一招太毒了,一旦成功,胡宗宪乃至钱渊只能吃这个哑巴亏,嘉靖帝可不会去管下面的勾心斗角,只会看到两浙倭患再起。

这是钱渊无法接受的,汪直死,麾下必然分崩离析,说不定毛海峰、徐碧溪还会将自己视为仇敌,通商一事更是灰飞烟灭,钱渊多年的努力将毁于一旦。

钱渊知道,自己的猜测不会距离事实太远,理由有二。

其一,刚刚详询中,黄师爷和盘托出,赵贞吉年前年后数次送信入京至徐府,信中屡屡提到,不可使浙江副总兵戚继光南下入闽。

去年末,吴百朋调任福建巡抚,当时就已经上书朝廷,请调戚继光率部南下,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一直到现在,戚继光还在宁波定海后所附近。

为什么不让戚继光南下?

自然是因为赵贞吉生怕倭患闹的太大,戚继光率部三刻钟击溃徐海数千大军,这是对阵倭寇战绩最辉煌的将领。

说不定赵贞吉还想着借戚继光一跃而起,取胡宗宪而代之呢!

其二,被自己一脚踹飞的赵贞吉,神色木然,一声不吭。

什么样的党争要用东南沿海百万百姓的性命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