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师父拿来第一份灵谷种植计划书的时候,他还有些不情不愿。
修行之人又不是书手账房,写这多字干什么?
种植个灵谷还用计划,这也太过儿戏。
可一份份计划书,一本本灵谷数据,到最后是灵谷产量的翻倍。
当时他有家族内的一场婚事要参加,他没有和赵师通一起去灵谷堂,这是他一直很后悔的事。
师父和师弟回来后,师父很是惆怅了一段时间。
梁继方听师弟说,当时在现场仙师司的梁长老也来了,各堂的许多修士也来了,实验的灵谷一亩一亩的被收获,被打出灵谷,被报出产量,现场的气氛都变的越来越热烈。
当报出灵谷亩产五百五十斤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最**,在场的人都沸腾了。
说他没有去现场,就没有体会到这个产量的意义。
这是前所未有的高产量,对整个外门都会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他终于认识到计划书和那些繁琐的数据对比的意义,因为他从这里看到了灵谷产量翻倍的由来。
灵谷产量的提升不是平白无故,都在这些计划书和日常灵谷记录数据中。
这也是师父为什么叫他们师兄弟三人抄写,因为学会了这些,在种植灵果中一样可以使用。
也不仅如此,但凡是种植上都可以使用。
这是一种他们从来都没有学习过的学问。
而会这个学问人,竟然是一个比他还要小的学徒。
这个人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
梁继方有时想,这也许是除了修行之外可以走的另一条路。
从那时开始他就对这个小师叔产生了兴趣。
可这位小师叔创下这么大的一份功绩,居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听说前后不到百十个外门功劳。
他就感叹宗门真的不能容人,有太多尸位素餐的人。
功劳本就是应该给这些立功的人,可看看现在!
不能因为小师叔是个新人就这么瓜分他的功绩。
可要是自己呢!梁家一定会把这样的功绩发挥到最大,梁家也会因为这份功绩,获得巨大的利益。
等到他跟着师父来到丙组稻荷院的时候,这位小师叔居然去了那么偏远的一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