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主要是你,你那套性子……”
苏油正色道:“堂哥,人之安乐与否,在心怀是否畅达,不在际遇高下,贫富之别。”
“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瞻的心境,我和子由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苏洵想说什么,想想还是叹了口气:“等你做了父亲,自然就明白了。”
……
此次眉山进士,当然不止苏油一人,一起参与印刷诗集的人里还有两位——赵蒙,任贯。
另外两位,史愿和杨彭,落榜了,二十年后,方才得举进士。
《蜀中杂记》:“嘉佑六年科榜,油取第三。同榜同乡,赵蒙,任贯。眉人皆谓此文兴之兆也。”
“然后二十年,眉州几无进士。”
“乡中皆曰,四苏独收眉山廿载文运,至今有‘苏氏出,眉山枯’之语。”
……
苏油站在文德殿前,却不知道赵蒙任贯在身后人群中哪个位置。
“嘉祐六年举进士第三人——苏油,进!”
“嘉祐六年举进士第三人——苏油,进!”
不是苏油耳朵聋了,这是唱名的规矩——“上御文德殿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睹三魁,排定姓名资次,然后宣唤三魁姓名,其三魁听快行宣唤数次,方敢应名而出。”
“嘉祐六年举进士第三人——苏油,进!”
苏油这才迈步而出,与王俊民和陈睦站在一起:“苏油在,躬见陛下。”
接下来便是官家扣问三魁三代,乡贯,年甲,以表示关怀重视。
问到苏油的时候,纵然众人早已知晓,纵然身处大典之中,人群里还是出现了齐齐倒吸凉气的声音。
十四岁!正榜出身的一甲第三名!
这书都怎么读的!
垂问完毕,礼官过来,将苏油三人请入状元侍班,接受官家颁下的赏赐。
从头到脚一身新,等出来之后,人就不一样了。
绿靴简——绿色的官袍,还有乌靴,笏板,还有乌纱帽——这是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