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有华夏民族的人,其人格再凝聚起来,就成了大宋的国格。
因此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是改变国家素质和气质最重要的东西。
故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接着就是讲述大宋教育的现状。
现状肯定是让苏油不满意的。
目的不明确、组织不规范、计划不长远、系统不完善。
就这样了,教育还不普及,受教育的人才比例太小,效率不高,层次不够,难以达到上边所述的根本价值的实现,难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而最大的不满意,就是如今的教育,甚至背离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士农工商军,各行各业,在职业技能上都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而如今的大宋的教育水平,仅仅将目光放在了行政人才的培养之上,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提升。
几乎可以这样说,完整的教育体系,放眼如今的天下,只有一个地方具备——眉山。
所以眉山如今开始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人才,进而辐射到蜀中,陕西,荆湖,甚至南海。
而这些接受过完整教育体系的人才,体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也在这些地区的蓬勃发展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和福建路昌盛的私学教育不同的是,眉山的教育体系,培育的不光光是行政人才,文学人才,史哲人才,因此眉山人的出路更多更广,而不是非得要谋取进士高第之后,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让每一个人受到教育,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出专业的技能,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差不多是眉山教育体系的目的所在。
当然眉山能够做到这样,也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但是眉山和外路的思路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没有一来就追求高大上全。
还是精细纯老三样,落实到现在教育上,就要适应大宋如今的实际——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再慢慢提升这个程度的下限,事情就能够做起来了。
这就要涉及到教育的分类了。
从层次上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从资源提供者来说,可分为家学,官学,私学。
从程度上来说,可以分为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
大宋的教育事业需要实现的目标,从政治层面上说,就是要努力扩大受教育人口,全面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凝聚国家气质和国格,建立完善全面的教育网络体系,逐渐深化教育水平,细化教育门类,扩大教育规模,形成教育制度。
全面理解了这些,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就纲举而目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