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邪王的心愿,天下太平!(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因为这个时期的高句丽的确野心勃勃,充满攻击力,和后世兔子一样,完全无害,只能在史书上打酱油的高丽朝鲜完全不一样。

杨广三征高丽都没有打服它,甚至还把大隋托垮。大唐也进攻它三次,最后在其他国家联手下才灭亡了,要知道当时突厥都被李世民剿灭了,但他却没有征服高句丽国,还在在他儿子李治的灭国,可以说现在的高句丽是一等一的强国,坚韧程度也只有后世的毛熊可比。

方德看着石之轩道:“邪王,这是放弃了对付高句丽的打算了?”

石之轩却摇头道:“现在大隋已经雄霸天下,只有高句丽还未臣服,使得天下难以太平,行道过百,半者九十,高句丽是大隋盛世唯一的漏洞,本座自然要补上。”

方德看着石之轩道:“只怕战况不会按照邪王的预想进行,虽然贫僧不懂战争,但看这次杨广出征,就知道他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偏偏他还自以为是,辽东这局面,用的上百万大军征战?

只要一员上将就可以击败高句丽,但他却不愿意自己的将军建功立业,现在虽然有百万大军但根本施展不开,来辽东不过是白白耗费国力。而且大隋看似繁华盛世,但地底下却暗潮涌动,不少势力都希望大隋王朝破灭,这次无功而返,国内局势都开始不稳吧?”

原来历史当中,隋炀帝杨广为了准备击高丽,调兵征粮,举国就役,致使“耕稼失时,田畴多荒“,“谷价踊贵……米斗直数王薄百钱“。河东的涿郡和山东的东莱是隋进攻高丽的军事基地,这一带人民负担的兵役和徭役最沉重,加以水旱灾荒不断发生,因此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

就在炀帝大举进攻高丽的前一年,即大业七年(六一一),山东邹平(今山东)人王薄,率众于长白山(今山东章丘、邹平境内)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号召,歌辞说道;“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矛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于是逃避兵役的人多归附之。

二征高句丽的时候,杨广刚刚出国,马上就有杨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战役取消。这明显是有人在拖杨广的后腿,可见杨广的对手不止有高句丽一国,还有大隋境内众多的反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