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九岁,从雒阳南宫的温德殿逃到北宫德阳殿的复道上,跟着何皇后与万年公主一起跳楼逃生,只有十四岁的大哥没敢跳。当时是赵云接住了他,所以赵云对刘协也算略有救护之恩。
基于这层旧交,哪怕知道李素和赵云现在肯定是更倾向于直接忠于刘备,刘协对这两人还是比较嘉许的。而典韦马超就完全没露脸,只是普通外将了。
刘协想了想,居然使用了一种套近乎的开场白:“卿别来无恙,朕五年没见过你了吧。记得母……母后托你送皇姐就藩,如今她还好吧。”
提到何太后的时候,刘协措辞稍稍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喊母后。
这是因为去年的时候,他举行了元服之礼。
所谓元服,就是成年礼,按说要十五岁才举行。但皇帝要娶妻就得先元服,所以193年朝廷打了个擦边球,提前给刘协元服,然后立刻把伏寿和董贵人娶、纳进宫。
然后按照元服后的规矩,三公就议定他的生母王美人尊号,也追为“灵怀皇后”,跟何后的“灵思皇后”并列。而王美人当年是被何后鸩杀的,把刘协养大的董太后也是疑似被儿媳何后鸩杀的,刘协翅膀硬了肯定对何后心里有所芥蒂,继续喊母后有点疙瘩。
李素有些猝不及防,他是真没料到皇帝的开场白这么卑微求和,连忙逊谢,说了些场面话:“蒙陛下关切,臣自数年前,将万年公主托交其叔、权摄汉中王备抚养,居住王府,并无缺漏。其余臣并不敢窥伺。”
在皇帝面前,哪怕称呼刘备,也得说名字。但是刘备跟皇帝同姓,所以姓可以不说。
他很快结束了客套,然后引到皇帝切入正题。
刘协也不想这么说话,只是投石问路确认刘备阵营诸将的态度,看他们都还很尊君,估计不会干出僭越的事情,才松了口气,追问:“皇叔此番讨伐贼臣之后,又作何打算?”
这是此番面圣的关键,皇帝很担心刘备要控制他,可要刘备吐出到时候浴血奋战攻下来的长安,也是不可能的。
退一步讲,就算刘备把长安让出来,周边右扶风安定郡都是刘备的地盘,长安根本无险可守,刘协回长安住也不放心啊。
秦之四塞,刘备都在塞内了,随便想拿回长安也是易如反掌。
另一方面,李素之所以卡着现在这个点进贡,也是不希望皇帝狮子大开口。要是长安已经拿下,那皇帝还好糊弄过去,让人觉得“长安收复很容易,让刘备还回来也没什么”。
但现在还没攻下,而且无论怎么看李傕都是带了几万死士,想要临死前多过一年半载最穷奢极欲的好日子。要指望刘备继续出力辛辛苦苦拼命拿下这么一个硬骨头,刘协怎么好意思开摘桃子的口?
权衡之后,刘协主动提出:“长安本就是董贼所迁,本朝税赋,历来多出关东,董贼擅权以来,四五年间,百官及北军俸饷,皆出关中百姓税赋,及贼军劫掠,关中士庶早已不堪重负。
朕不忍害民,欲东归雒阳,劝说各方诸侯按税赋捐派旧制、酌情减免,供奉朝廷,卿以为可取否?皇叔可愿如此?”
李素拱手:“陛下圣裁,为臣者岂敢妄评。何况陛下爱民之意,足显仁厚。不过当年故卢尚书劝阻董贼迁都时,就曾谏言‘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董贼与李傕郭汜相继祸害三辅、畿内,累计残灭人口何止二百万。不知陛下如今东迁,是要连当初被强迁来的百姓一并东归河南尹,还是……”
刘协知道这是李素要“诤谏”了,连忙表态:“故卢尚书所言,真金玉之言也,卿之引述,也足以为鉴。士庶既已在三辅安家,而且关中田土也足够百姓分种,不可再劳动其回归畿内。至于百官……百官近况如何?”
李素脸颊的法令纹微微一抽:“百官中有京兆尹赵温、宗正刘艾、光禄勋邓泉、大司农张义等数十人逃出长安,被权摄汉中王所救,三公除杨彪卧病在床,其余均被李傕杀害,公卿死者近半,其余活着的也还陷于城中——陛下可是要等王师将他们救出,再带着他们一并迁都?”
刘协很是尴尬,他原先还不知道百官的死伤有多惨重。
李素也注意说话分寸,渐渐让皇帝意识到他的出逃导致了李傕因为恐惧自己会被定位朝敌、怕刘备攻城时城里有内应,才这么狂杀诛锄异己。
不一会儿之后,刘协终于意识到自己抛弃百官百姓宗庙的失德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