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君臣议事(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臣等请陛下切勿任用宦官,建立东厂!”

这些人,还真的是令人可气!

仁宗一朝时,他们基本上都当着仁宗皇帝的面儿抨击过赵长青,总之就是说他各种不好,甚至明目张胆讽刺他的人也大有人在!

那时候,赵长青再不济,也是一名皇室成员朝啊!

这不是耻辱这是什么?

后来灵帝灵前继位,为了阻止赵长青入京,这些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帮助赵长渊反抗赵长青,并在天下当中大肆流传赵长青不忠不孝的名声,总之就是各种诋毁。

在攻破长安之后,这些人有怕赵长青来寻麻烦,连夜逃命,可惜都被赵长青麾下的大军捉来了。

当初在承德殿中并没有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缘故而杀他们,现在,他们却反过来公开集体反对赵长青。

真是将恩将仇报一词的意义体现的淋漓尽致。

群臣们积极响应吏部尚书的言辞,一个个都来说吆喝起来。

赵长青的怒火彻底忍不住了,拿起自己的人皇剑,作势就是冲出去,将门外那些跪着的人赶尽杀绝,幸好有芈月阻拦,

“陛下三思,您此刻杀了他们,岂不是成就了他们不惧身死,不改大义的气节?”

赵长青牢牢握紧人皇剑,冷笑道:“那就任由这些人在门外一直吵闹着?”

芈月想了想,说道:“不如就让剑圣去将他们都拉走吧,眼不见心不烦。”

她这是想救门外那些人。

更重要的是,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赵长青犯错。

一旦杀了文武百官,将来这天下,要该如何治理?

他是皇帝,必然会因此受到连累。

赵长青觉得芈月所言也是个好办法,便让赵高给剑一传话。

然而,他们低估了这些大臣的执着,无论剑一让人怎么去拉,他们就是宁死不起身,或许是刀还没架在自己脖子上的缘故吧。

赵长青最终还是忍无可忍了,握着一把人皇剑,一脚将殿门踹开后,便目视群臣说道:“你们好的胆子,竟敢聚众闹事!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了你们吗?”

文武大臣见赵长青终于出来了,心里纷纷都感到了不容易,顶着炎炎夏日与身心疲惫,他们齐齐向赵长青作揖,“臣封参见陛下!”

而后,还是吏部尚书提着胆子说道:“启禀陛下,吾等跪于大明宫殿外,绝无对陛下不敬的意思,但是这个重用宦官的先河不能开啊!”

又来!

赵长青快被这个话题折磨死了。